在鬱與躁的極端情緒之間擺盪,中興張芸瑄談「雙極症」基因解謎

  发布时间:2024-05-16 18:54:2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作者:人文.島嶼 採訪撰稿:曾郁茹|編輯:黃詩茹|繪圖:黃士航)心情不好的日子,你會怎麼度過呢?有些人只要正常吃飯睡覺,情緒自然就會回復;也有人會去看電影、吃甜點或運動,讓自己開心起來。一般人的心情 。

作者:人文.島嶼 ( 採訪撰稿:曾郁茹|編輯:黃詩茹|繪圖:黃士航)

心情不好的鬱與因解日子,你會怎麼度過呢?

有些人只要正常吃飯睡覺,躁的之間中興張芸症基情緒自然就會回復;也有人會去看電影、極端吃甜點或運動,情緒讓自己開心起來。擺盪一般人的瑄談心情就像天氣一樣,有時晴有時雨,雙極但也有些人的鬱與因解情緒就像處於極端天候,在焦土烈陽和狂風暴雨間擺盪,躁的之間中興張芸症基雙極症(Bipolar Disorder)的極端患者便是如此。

鬱與躁之間,情緒難以捉模的擺盪雙極症

雙極症是什麼?其實它有個更廣為人知的名字:躁鬱症。

中興大學基因體暨生物資訊學研究所張芸瑄副教授說:「大家過去比較認識『憂鬱症』(Depression),瑄談後來發現有些憂鬱症患者在病程中不只有低落、雙極抑鬱這類單極化的鬱與因解情緒,也有情緒高漲亢奮的時候,也就是所謂的『躁期』,所以稱之為『雙極症』。」

雙極症患者在「鬱」與「躁」之間擺盪。鬱期就像陷入黑暗谷底,身體沉重無力,活動力、睡眠、食慾都不佳,對所有事物失去興趣,無法思考或工作。

進入躁期後,又有不同的情緒表現,「他們會有一些愉悅感,很有活力自信,充滿希望,會有點『嗨嗨的』,有源源不絕的想法,話也特別多,甚至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認識鬱期與躁期的變化,只是解謎雙極症的第一步。張芸瑄說,雙極症其實細分成很多種,較常討論的是第一型(Bipolar I),和她近年關注的第二型(Bipolar II),「第一型是指個案若有一次狂躁期發作,或者躁期和重鬱期同時發作,有時也會有重鬱期伴隨在後;第二型則是個案在重鬱期之後出現輕躁期」。

2製圖:人文島嶼
3製圖:人文島嶼

張芸瑄以疫情來形容,重鬱期就像三級警戒,患者足不出戶,怎麼拉就是不想出門;進入輕躁期後就像疫情降級,患者會感覺很開心,不覺得哪裡不對勁,「他會認為我變好了!不用看醫生,也不用吃藥!病識感比較低,自己認為不需要就醫」。

第二型雙極症的患者如果在鬱期就醫,醫生可能會根據個案當時的描述,診斷為憂鬱症;進入輕躁期後,由於生活功能失調不太明顯,個案又覺得沒有就醫的必要,「有些人會覺得嗨嗨的很好,很多想法一直跑出來,如果吃藥緩解,他怕這些想法和活力都不見了,但這樣就很容易復發」。

一直以來,雙極症的診斷不容易,第一型和第二型也很難辨識。張芸瑄說,「因為過去對於雙極症的病程和影響還不太理解,原來整個情緒強烈起伏的過程都屬於這個疾病的變化」。

遺傳與共病,揭開雙極症的神秘面紗

近年,研究者逐漸對雙極症有比較多的認識,其中之一是病因。

張芸瑄說,目前學界將雙極症視為因為大腦功能性問題引起的情緒障礙,成因有很多,「遺傳」是現階段比較有共識的原因之一。

經過長期調查,研究者發現雙極症的遺傳比例大約是60%至80%,更甚於憂鬱症的30%至40%。「另外,如果患者在十幾歲左右就出現憂鬱症的症狀,經過追蹤大約有1/3會是雙極症,也就是早發型憂鬱症其實是雙極症的比例也比較高」。

張芸瑄細數臨床診斷的困難之處,包括必須花時間和個案建立關係,才能深入做病理和家族史的回顧,但有時個案也不清楚家人有沒有病史。「雖然應用上還有些困難,但學者們透過長期追蹤有這樣的共識,已經是目前很大的突破了,至少讓臨床工作者在評估時有一個方向」。

shutterstock_1502365082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除了遺傳,雙極症的共病機制也是研究者近期關注的焦點。

根據美國國家共病研究調查報告,約有90%的雙極症個案也患有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近期研究更顯示,相較於第一型,第二型雙極症更常與焦慮症共病,患者的臨床症狀更嚴重,也有較高的藥物濫用與自殺傾向,讓病程與治療策略更加複雜,張芸瑄也想進一步探究背後的原因。

「共病就是一個人同時診斷出兩種疾病,像同時有高血壓和糖尿病。精神科的共病也很常見,但機制還不太清楚。我們的研究發現,大約有40%的第二型雙極症患者會合併焦慮症,我很好奇這些共病的背後有沒有先後順序或因果關係,或只是恰巧的同時存在?」

張芸瑄提到,焦慮症的核心是「擔憂」和「害怕」,「擔憂未來還沒有發生的事,以及害怕立即性的對象」,包括社交恐懼症、密閉空間恐懼症、懼曠症、恐慌症等,都是焦慮症的亞型之一。而第二型雙極症和焦慮症有一些相似的表現,例如情緒調節困難,共病時患者可能會出現注意力和記憶力不佳, 症狀緩解的時間也更長。

值得注意的是,在她收集的第二型雙極症個案中,合併焦慮症的比例明顯低於歐美;而且臺灣個案合併廣泛性焦慮症(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的比例較高,而歐美則是與恐慌症、強迫症共病的比例較高,「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目前還不太清楚,如果是因為人種不同,可能就和遺傳基因有關,後續就要看是哪些候選基因造成這樣的結果」。

shutterstock_1229509837Photo Credit: shutterstock / 達志影像

關於雙極症與焦慮症的共病機制,目前學界也有初步發現,「應該和『多巴胺系統』(Dopamine)的相關基因有密切關係」。

近年大家對多巴胺有越來越多的認識,它是大腦中的神經傳導物質,包括巴金森氏症、思覺失調症都與它有關,「多巴胺在大腦中有五條主要的神經迴路,它過多或過少都會影響我們腦內神經傳導物質的不平衡,導致個體產生異常的行為與情緒表現」。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