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時尚」的代價我們付不起:購買衣服請拿出挑老公的嚴苛態度

  发布时间:2024-06-01 11:45:5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遊民小姐每一件衣服的抉擇都是非常重要需要深思熟慮的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時尚產業已是世界第二大污染源,很難想像追求美的慾望竟造成整個地球的浩劫。2019年看了一部紀錄片《The True Cost 。

文:遊民小姐

每一件衣服的快時苛態抉擇都是非常重要需要深思熟慮的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代價的嚴度時尚產業已是們付世界第二大污染源,很難想像追求美的不起慾望竟造成整個地球的浩劫。

2019年看了一部紀錄片《The購買 True Cost時尚的代價》深深震撼了我,一件快時尚的衣服服飾背後染滿血腥,真正的請拿代價我們付不起。

一件快時尚衣服背後的出挑代價我們付不起

英國導演Andrew Morgan與柯林佛斯之妻Livia Firth,共同打造這部紀錄片,快時苛態掀開了快時尚產業,代價的嚴度背後對於整個社會所付出的們付慘痛代價。

平價時尚的不起產業鍊變成:為了追求低成本、快速更新款式,購買企業便找低成本人力的衣服地方外包,人力低了,請拿但原料成本呢?只能把材質變差、設計偷懶,這樣還不夠,於是又回到人力,非法僱用童工、勞動超量超時、工安設計不合格、環境糟糕危險。

片中一位孟加拉成衣廠的老闆不諱言: 「大企業壓榨我,我只好壓榨我的員工,你不做,一堆人搶著做…」,2013年4月24日,孟加拉首都達卡市八層樓的Rana Plaza坍塌,壓死了1129人,造成了人類史上最嚴重成衣工廠意外事件,這件意外震撼全球,大家為混亂場面、死傷的照片與影片震驚不已,諷刺的是,全球平價時尚產業卻在2014年營收紛紛創下新高!

這不是冰山的全貌,用來製造衣服的棉花來自農地,無良基因改造的公司為了賺錢不僅壟斷市場,他們利用基因改造更控制農業生產過程,基改棉花種子必須噴灑更多農藥才能生長,只佔全球2%棉花田卻要用25%的化學農藥。

每年只能採收一次便要再買新的種子,長期下來,農夫們負債累累,最後只能喝農藥自殺,每30分鐘就有一名農夫自殺,造成史上最大一次自殺潮,那些留下來的農夫,在長期的農藥接觸早就在健康造成重大影響,多得不孕、癌症、肢體障礙、精神病等重症,環境也被農藥重度污染,這是最不堪的惡性循環。人們依然故我的追求,從年到季到月到週週更新的平價時尚衣服。

服飾時尚產業為滿足消費者無底洞的慾望,導致於生產大量過剩,2019年3月,瑞典快銷品牌巨頭H&M就曝出光是2017年就積攢了43億美元的庫存,而從2013年以來已經燒毀了60噸全新未售的衣服。英國著名奢侈品牌Burberry被爆出2017年銷毀了自己價值2800萬英鎊的服裝、配飾和化妝品的醜聞。

而疫情後各品牌上億的庫存量,奢侈品牌為了不讓市場價值降低,或落入非許可的經銷商手中,直接燒毀庫存品已非新鮮事。燒掉的衣服飾品造成空氣污染,丟掉的直接堆疊在垃圾掩埋場,200年都不會被分解,成為破壞環境最嚴重的殺手。

人們口味光速變化,極簡風潮讓快時尚悄然退了流行,在forever21宣布倒閉後,各品牌開始號稱使用環保再生材質,愛地球、永續循環之類的標語,也增設無條件回收舊衣的服務,對於過去只為流行而大肆破壞,似乎稍微進步了。

2020全球疫情爆發重創了服飾產業,實體門市紛紛關門,卻因網路電商的加速,反而讓不少國家是增長的,2021服飾業出現回溫。消費者在面對危機時「斷捨離」已然不符趨勢,現在要的是「囤時尚」,但跟民生必需品不同,衣服飾品化妝品非必要,如同PVH 執行長伊曼紐爾.奇里科(Emanuel Chirico)所說:「衣服並不像葡萄酒會愈陳愈香,庫存愈多、愈久,情況只會更劣化。」

好事是,疫情打破規則產生重新思考的機會,西班牙時裝品牌ZARA、Massimo Dutti的母公司INDITEX從源頭調整,他們早在2014年便導入RFID(無線射頻辨識)的技術,每件衣服都有專屬的識別碼,藉此觀察每間分店進貨、銷售狀況,更精準掌握品項需求與庫存,降低不必要的空間和浪費。

三個月不買衣服就是環保尖兵

大部分的人,可能還停留在「不要的衣服捐出去就算公益與環保」的觀念,事實上,反加速惡化,原因是回收的二手衣,僅有10%流入二手商店,由本地人購買,剩下大部分運到海地等落後國家販售,毀了當地紡織業,當地年輕人也不想學習服裝設計,因為根本賺不了錢。

記得很久以前看過一個節目,介紹非洲落後國家的生活,那些我們自以為捐出的二手衣能幫助當地人,卻成了另一項當地的服飾產業,衣服變成秤斤賣,有關係或人脈或想創業的當地人去批發,轉而成為自己的事業。

當然有些人試圖改變了,像是成立公平貿易的衣服、服裝生產合作社、友善生態的有機農業,但這一切的根本還是在於消費觀念,疫情後讓我們更有機會檢視自身的消費思考,到底什麼是必需品?什麼只是裝飾性質?而身為普通小老百姓的我們可以怎麼做?其實並不難。

  • 想清楚必要、想要、需要與喜歡之間的關係再做購買的決定
  • 可以的話先逛二手衣店
  • 構想這件衣服的搭配性,能多樣搭配?或是已重複
  • 不要因為流行或便宜而衝動購買
  • 不用因為特定場合或未來的自己購買,必要可以租
  • 還可以再等等,下手前再多點時間想想
  • 膩的衣服試圖改造或做其他搭配
  • 捐衣服請捐助真正需要的孩童的非營利組織或二手單位

國際社會責任認證組織(WRAP)表示,一件衣服平均壽命2.2年,只要延長3個月便能減少製造5-10%的二氧化碳、污水和碳足跡。

對於慾望,不用壓抑也不用覺得為了省錢,而是從內心想,你是真的需要這件衣服嗎?建立自己的購買想法非常重要,衣服做環保有比捐出去更簡單的方法,先從三個月不買衣服開始做起吧!

本文經《方格子》授權轉載,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 曾承諾反對強迫勞動,研究人員發現adidas、PUMA服裝成分仍有新疆棉
  • 美國禁止從新疆進口所有產品,對Uniqlo、無印良品等跨國品牌意味著什麼?
  • 經濟復甦+抵制新疆棉,美國棉花期貨創10年新高,品牌服飾業者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王祖鵬
核稿編輯:翁世航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