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陳儒修:電影已死?從《盧米埃星系》勾勒當代影像流變的星圖

  发布时间:2024-06-13 13:14:5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楊皓鈞1895年,盧米埃兄弟Lumière​)的紀實短片《火車進站》L'Arrivée d'un train en gare de La Ciotat)在巴黎大咖啡館Le Grand Café)地 。

文:楊皓鈞

1895年,專訪盧米埃兄弟(Lumière​)的陳儒紀實短片《火車進站》(L'Arrivée d'un train en gare de La Ciotat)在巴黎大咖啡館(Le Grand Café)地下室沙龍的初次放映,標誌了電影的修電系勾像流星圖誕生,當逼真的影已火車影像彷彿即將穿透銀幕,直衝真實世界而來,死從謠傳在當時嚇壞一票觀眾。盧米勒當

但對於義大利裔美籍學者法蘭西斯科・卡塞提(Francesco Casetti)而言,埃星當時映入眼瞳的代影火車影像,不僅帶來感官的專訪震撼,更撞擊出一場宇宙大爆發般的陳儒媒介革命,此後百餘年,修電系勾像流星圖活動影像被大量生產、影已放映,死從電影宛如天體繞行的盧米勒當中心,將人類的埃星視覺文化曳引成一條浩瀚的星河。

從默片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從大銀幕到小螢幕、從膠片到數位、從院線到串流……,電影的宇宙物換星移,每數十年一次的「媒介轉向」,都令執著於傳統觀影形式的影迷發出「電影已死」的喟嘆。

從1996年文化評論家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以〈電影的衰敗〉為題的《紐約時報雜誌》投書,到2001年電影資料館策展人保羅.謝奇.烏塞(Paolo Cherchi Usai)在《電影之死》一書中流露的數位焦慮,乃至於近年史柯西斯(Martin Scorsese)、諾蘭(Christopher Nolan)等大師對藝術電影式微的不平之鳴,這些訃聞式的悲觀宣告,在肺炎疫情肆虐、戲院被迫關閉的當下,益發迫切而真實。

然而,對於卡塞提而言,電影這顆熠熠發光的恆星,並未因科技媒介的轉變而黯淡,在2015年出版的《盧米埃星系:未來電影的七個關鍵詞》(The Lumière Galaxy: Seven Key Words for the Cinema to Come)一書中,他提出「移置」、「裝配」、「擴張」等七個關鍵詞作為經緯,重新勾勒當代影像流變的星圖,論證電影如何一次次置於死地而後生,脫胎回魂,從「不再是電影」到「再度成為電影」。

當「後電影」(post-cinema)已成電影研究的顯學,理論家與創作者紛紛提出不同的表述:烏塞等擁抱傳統膠片(film)、大銀幕體驗(cinema)的學者,悲觀地認為數位媒介的氾濫,將使虛擬圖像取代攝影術的真實索引影像(index),伴隨消費主義的推波助瀾,不可避免地將電影推向衰亡;另一方面,曼諾維奇(Lev Manovich)等新媒體學者,則認為新科技將電影從線性邏輯、單一屏幕的桎梏解放,衍生更流動多變的語法及美學,伴隨擴延電影、資料庫電影、乃至於VR或廣義XR的出現,引領電影航向更自由的未來。

卡塞提在兩種懸殊的觀點間另闢蹊徑,跳脫媒介本質主義的思考,不執著於「電影應該是什麼」,反而轉向觀眾的現象經驗、積極能動性,一面反芻古典電影理論,一面拆解新興媒體現象,在層次分明的條列整理、正反辯證中,探索「電影可以成為什麼」。

在串流當道、戲院前景又因疫情更形嚴峻的當下,卡塞提書中描繪的後電影軌跡,能為當代觀眾帶來什麼啟發?本期《放映週報》專訪《盧米埃星系》譯者陳儒修教授,聽其分享翻譯本書的緣起及心得,並從資深電影學者的視角,沿本書拋出的思考軸線,漫談他對當代影視文化的精闢觀察。

盧米埃星系_封面_cover_1Photo Credit: 一人出版社

穿越星系的蟲洞:古典理論與數位浪潮的跨時空對話

陳儒修任教於政大廣電系,長年在課堂教授電影理論,他多年前所翻譯的Robert Stam《電影理論解讀》(Film Theory: An Introduction, 2001),內容雖已涵蓋多數古典及當代電影理論,甚至納入後殖民、後結構、酷兒等晚近文化研究視角,但拿來解釋21世紀的影視趨勢時,仍顯捉襟見肘。有感於此,他開始物色近年探討數位電影的理論書籍,希望能應用於教學現場。

「我一開始找到幾本談後電影的書,都在談當下的現象。好像數位時代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可以不必承認過去的存在。這種態度好像是直接宣布電影的死亡,認為我們所面對的影像、呈現形式、產製過程,都是新的品種,已經不屬於電影的概念。」

相較下,卡塞提在書中引用許多20世紀初的電影理論,例如他曾寫到,法國作家保羅.梵樂希(Paul Valéry)早在1928年便假設影音媒介在未來將如同瓦斯、水電一般,可輕易派送到家戶之中,用戶彈指間便能體驗另一個「感官現實」(sensory reality),彷彿預言了電視頻道及串流訂閱的盛行。

書中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早期的古典電影理論,在卡塞提信手拈來下,拿來解釋現下潮流竟毫不過時,形成「以古喻今」的巧妙參照,對陳儒修而言,這種非線性、跨時空的史觀,正是本書的迷人之處。

他讓過去的理論在跟現在的電影對話,這樣一種對話的概念,就像是巴赫汀(Bakhtin)的對話主義(dialogism),能夠讓那個理論像細胞一樣,不斷演化、繁衍,而不是把它們揚棄掉。

在陳儒修眼中,卡塞提的論述打破線性歷史的平面,電影的流變並非不可逆的單一統合結構,七個關鍵詞彼此激盪,卻沒有必然的閱讀順序,拓延出立體、多重視角的宏觀星系。

儘管不同時代影像的生產、映演條件未必相同,但這些差異並不妨礙人們對嶄新影像的驚奇體驗,芝加哥大學知名學者甘寧(Tom Gunning)研究早期默片時提出的「炫奇電影」(cinema of attraction),和當今網路瘋傳的YouTube趣味短片,本質上可能並無太大差異。


  • Tag:

相关文章

  • “百姓宣讲”传递社会正能量

    “跑进火场救人时,我并没想太多,只觉得出事儿了,我就得上。”9月22日下午,在谢家集区举办的“青春喜迎十九大,不忘初心跟党走——圆梦中国人”百姓宣讲报告会上,面对来自全区的300余名青年代表,市特警支
    2024-06-13
  • 复兴乡村活力!海宁“花溪侠影风景线”迎嘉兴考核验收

    10月26日下午,嘉兴市对我市“花溪侠影风景线”开展考核验收。市领导许红莲、王建坤等参加。侠影氤氲,稻花飘香。“花溪侠影风景线”是我市今年重点打造的两条美丽乡村精品线之一,全长6.8公里,以“花溪侠影
    2024-06-13
  • 福建严查普通食品冒充特殊食品销售等违法行为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5月底,福建省市场监管局办公室转发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经营司《关于进一步加强重点场所违法违规行为排查整治的通知》(以下简称《排查整治通知》),要求福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对重点
    2024-06-13
  • 公交集团为青岛市高校开通返乡绿色通道

    晚报讯 作为我市最后一个放假的高校,中国海洋大学的学生近日陆续踏上返乡归程。从22日开始,调动9部车辆,持续6天、连续发车77车次,公交集团开通了返乡绿色通道,陆续运送3000余名大学生直达青岛火车站
    2024-06-13
  • 全市发改工作要在抓项目促增长上有新突破

    雅安日报讯在《试论思想解放与雅安开放》一文的指导下,市发改委对市情进行了再思考再认识,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发改工作的目标定位,细化了发改工作思路。通过专题学习讨论,组织业
    2024-06-13
  • 多举措 强支撑 释潜力 全力确保工业经济开局良好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2022年,是推动全市经济总量三年迈上千亿元台阶的关键之年。近日,我市印发《推动2022年工业经济稳增长实现良好开局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提出了一系列工业稳增长、释潜
    2024-06-1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