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綠化和點綴:以城市生態系統的角度思考,行道樹的效益是全面性的

  发布时间:2024-05-16 12:29:13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zining、理查、劉長青人們常比喻街道是城市的動脈,熙來攘往的街道乘載了城市的運輸與活力,但街道不只是被動的讓人與車於其中穿越的空間,更肩負了主動在城市中交織養分的綠色基礎設施。其上的行道樹們即 。

文:zining、綠化理查、和點劉長青

人們常比喻街道是綴城城市的動脈,熙來攘往的市生思考樹街道乘載了城市的運輸與活力,但街道不只是態系統被動的讓人與車於其中穿越的空間,更肩負了主動在城市中交織養分的角度綠色基礎設施。其上的行道效益性行道樹們即是重要的行動者,不同於區域面狀的全面綠地,線性的綠化行道樹與植栽群,也是和點城市中重要的生態路徑。

Photo Credit:Oak Bay Urban Forest Management Strategy
行道樹對城市帶來的助益與影響。

行道樹的市生思考樹效益是全面性的,不只有助於城市微氣候調適、態系統淨化空氣、角度涵養水份,行道效益性供應生物的覓食與棲息;對於城市環境來說,也能提供遮蔭、減緩噪音、形塑社區的景觀印象,就居民個人而言,也有舒緩與療癒的效果。

行道樹之於城市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也需要細緻的規劃與管理,才能讓樹木健康成長。只有當樹木的狀態是好的,前述的正向循環才能順利運作。

行道樹有正向的降溫效果

行道樹對城市生活與身體感知最直接有感的,是其遮蔽陽光、降低街道溫度的效果。從台北市資料大平台所提供的行道樹資料與美國陸地衛星計畫所提供的地表溫度影像來比較觀察,可以清楚看到行道樹密度最高的敦化南北路、仁愛路及信義計畫區的地表溫度明顯落於相對較低的區間。

https://i1.wp.com/eyesonplace.net/wp-content/uploads/2021/10/tp_tree_ST20210727-scaled.jpg?ssl=1
Photo Credit:usgs.gov
溫度分布圖

不同形態的行道樹與街區環境的實測觀察

由於衛星拍攝的地表溫度影像是由高空觀測到的地表狀況,與地面的街道環境仍有差異,因此我們實際走訪台北的街道,觀察不同型態的行道樹與其街區環境的關係,實測行道樹對於街道降溫的影響。我們在9月23日的白天,以信義路五段周邊的行道樹與街道作為觀察區域,挑選了三種類型進行觀測。分別為:A.單棵樹/草地;B.複層行道樹/泥土;C.行道樹與灌木搭配的形式。

Photo Credit: 眼底城事
三種類型行道樹的觀測點

實測觀察的這天,台北市信義氣象站在下午一點的氣溫為33度,不過由於氣象站一般是置於空氣流通、不受太陽直射下測得的空氣溫度,會比我們實際在街道上測量的來得低。同時也由於人體在環境中會受到輻射熱的影響,感知到的「熱」與「溫度」也有所差異。本次我們使用的是黑球溫度計,其運用黑體輻射的概念,以黑球來吸收大氣輻射的熱,以模擬體感溫度,接近人體感受到「熱」的感覺。


Photo Credit: 眼底城事
使用黑球溫度計測溫

創造連續型的遮蔭,更能有效降溫

在我們的觀察中,街道的樹蔭均能提供十分有效的降溫感,三種型態的街道樹均能讓空氣溫度降溫3-5度,而黑球溫度則可差至13-14度,意即若是穿著深色衣服或長期待在室外吸收大量輻射熱的人們,溫差更是有顯著差異。

行道樹的栽種方式不同對於行人來說也會有不同的感受。以觀測點A來說,人行道的寬幅最寬,但行道樹的遮蔭完全無法遮蔽到人行空間,步行時較感到炎熱而不舒適,此處的大花紫薇的枝幹也略為纖細;觀測點B與C的樹蔭均有遮蔽到人行空間,但僅有觀測點B的遮蔭是整段連續,且一側為複層植栽,步行時是感到舒適且放鬆,也在此觀察到較多的生物棲息,兩處均有高大的樟樹,在降溫效果上也較佳。

1635236854018Photo Credit: 眼底城事
1635236923589Photo Credit: 眼底城事
1635236950227Photo Credit: 眼底城事

本次的實測僅採集一天的數據,但仍可以肯定行道樹的降溫效果,也觀察到在生長良好、行道樹成林的型態下,能擁有多元的物種棲息。

風的流動也與行道樹密切相關

在實測觀察時我們也發現,每當有「風」吹拂時,溫度計能瞬間下降1-2度,影響街道環境的溫度,不只是樹蔭,「風」也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我們觀察的三個地點,當日的風況良好,都能感受到微風的吹拂。不過在林子平老師的研究中,也有提及行道樹與風廊之間的關係,像是有些葉面積高的樹種,雖然能形成較好的遮蔭,但也會阻礙底層流動的風,因此行道樹的種植,在樹形、葉面積、枝下高等面向上必須因地制宜,除了考慮到遮蔭,能順利讓風流動也是重要的關鍵。

行道樹的生態影響與重要性已備受肯定,他們不只是一棵棵獨立的樹,應被視爲綠色基盤與藍綠系統的一環。因此回到城市尺度與系統性的角度,我們藉由行道樹開放資料來檢視台北市的行道樹,試著從行道樹的群像中讀出樹木想告訴我們的事。

行道樹的角色長期作為城市的景觀點綴,樹木量略有消長

行道樹在台北市的現身,一開始是作為街景與展示之用,從日治時期至戰後的規劃,均是為了形塑街道的景觀與秩序感。1960年代末,台北升格直轄市,城市化快速進展,當時搭配主要道路的路網,以快速且容易生長的樹種為主,也建構出台北主要的林蔭大道意象:如敦化南北路、仁愛路。1984年時台北市的行道樹已有86404株,已接近今日行道樹的數量。

直到約90年代,隨著城市生態化的倡議,開始有了較多的種植選擇與樣貌,增添色彩、季節性的樹種,也著重於原生樹種的種植,但仍偏重於「景觀林蔭大道」的營造。檢視台北市近十年關於行道樹的政策,2011-2014年時推動台北市林蔭大道計畫,施作了39條林蔭大道,種植約4800株的喬木;2014年時回應時常發生的樹木不當修剪事件,修訂與更新了「台北市樹木修剪作業規範」及「台北市樹木移植作業規範」;2016 年則再次進行行道樹普查,並於2017年建置台北市行道樹路燈資訊網。

但若從行道樹的數量統計來看,林蔭大道計畫推動時曾將行道樹數量拓展至9萬株,但在計畫結束之後即呈遞減,至2020年則為87754株,甚至為近十年最低的數量。

資料來源:台北市統計資料庫,製圖:zining
99-109年台北市行道樹的數量。

空間分佈:由山到樹,台北市主要道路的行道樹網絡仍有部分缺口

行道樹是城市周邊自然生態網絡的延伸,由淺山到城市,森林等棲地斑塊逐漸碎化為單由樹冠所形成的廊道。行道樹因而重要,需要在城市中均勻散布,串聯形成生態綠網,才能具備生態廊道聯結的功能,或是有效地為城市過濾髒污、涵養水源。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