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核融合」一下「核聚變」、「暗物質」和「暗能量」混為一談,台灣的科學報導出了什麼問題?

  发布时间:2024-05-15 06:25:0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鄭宜帆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Take Home Message 科技的進步使得資訊較過往更容易取得。但也因為如此,資訊內容——尤其是科學資訊——時常良莠不齊,甚至錯誤百出。科學報 。

文:鄭宜帆(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Take Home Message
  • 科技的下核下核學報進步使得資訊較過往更容易取得。但也因為如此,融合資訊內容——尤其是聚變科學資訊——時常良莠不齊,甚至錯誤百出。暗物暗
  • 科學報導常見的質和錯誤,包含用語混淆、量混資料未多方查證、為談問題內文陳述錯誤等。台灣網路內容農場更可能編造故事讓科學資訊變得譁眾取寵,科導出而傳統媒體如報社、什麼電視新聞、下核下核學報出版物等,融合也容易有錯誤訊息,聚變造成誤解。暗物暗
  • 若要取得正確的質和資訊,閱聽大眾能先留意資訊來源,並從有公信力的媒體累積知識,後續並可參照其他可信媒體的報導內容,且支持台灣本土的科學媒體。

隨著科技的發達,近20、30年來要看到科學相關消息,不再只能依賴如報紙、電視或雜誌等傳統媒體,無遠弗屆的網路媒體以更高的普及度和穿透力,深入我們的生活。不管想知道哪方面的科學知識,只要在網路上搜尋,幾乎都能找到資訊。

然而,也正是因為網路的特性,人人都可以當自媒體,能寫、能發布訊息,所以像科學新聞這般需要大量背景知識才能完全理解的材料,在一切以吸睛、增加點閱率為最高原則,真實性反倒不那麼重要的網路上,常以真假難辨,或真假混雜的形式出現。再加上科學和科技的範疇相當遼闊,就算是以其為主打的專業網路媒體,在求快且資源有限的狀況下,也不見得能夠將每個科學議題整理清楚。以下我們列舉一些實例,或許能看出部分問題所在。

科學報導的常見問題一:用語混淆

今(2022)年2月,歐洲聯合環狀反應爐(Joint European Torus, JET)發布新聞稿,聲明利用核融合反應產生了5900萬焦耳(J)的能量,打破世界紀錄。

新的科學突破固然值得關注,但是媒體對事件的描述卻問題多多。有媒體在網路社群上,先以「核融合有重大突破」為題,下方的敘述卻是「JET從核聚變產生了59兆焦耳的能量」。其實,「核融合」和「核聚變」,分別是台灣和中國對同一英文詞彙「nuclear fusion」的不同翻譯,但我們卻常看到二者在同一篇報導裡交雜出現,顯然是撰寫報導的人,參考了各方資訊來源,卻沒有統一轉成台灣慣用的翻譯名稱;更糟糕的情況,也可能是撰稿人根本不知道兩個名詞乃指涉同一件事。

科學報導的常見問題二:未多方查證

除了針對同樣英文名稱,混用不同翻譯之外,另外一個類似且更嚴重的問題,則是未考慮到同一字詞的意義在不同華語國家並不相同,造成閱讀者對內容的誤解。

就前述新聞來說,英文原文寫的是59百萬焦耳,但在部分華文國家,有把兆代稱百萬的習慣,與台灣的兆(百萬的百萬倍)意義完全不同;於是我們便會看到,眾多台灣網路媒體宣稱實驗產生了59兆焦耳的能量──原因就是新聞撰寫者參考其他國家的華文媒體報導,在擷取資訊時,卻把代表不同意義的詞彙沿用下來,導致台灣本地讀者產生完全錯誤的理解,實驗能量規模一下子變成了實際的百萬倍。

這同時也顯示了,媒體要不是只看(簡體)中文來源寫稿,沒有查證,要不然就是對英文原文的「megajoule」(MJ)完全陌生,不知道其代表的是百萬焦耳。

科學報導的常見問題三:錯誤陳述

撇除翻譯和詞義的問題,另一點值得注意的,則是對科學內容的陳述完全錯誤。例如某個以科技/科學報導為主的網路媒體,前兩年就宇宙學的最新研究發布新聞時,把暗物質(dark matter)和暗能量(dark energy)混為一談,兩者在文中交替出現,卻又被當成同一回事,讓筆者看得一頭霧水。

事實上,暗物質和暗能量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雖然都在宇宙組成中扮演重要角色,但作用和特性大相逕庭。撰稿者對宇宙學缺乏基本認知,卻又硬要介紹相關研究,就容易發生這樣離譜的錯誤。

以上諸多問題,並非只發生於單一媒體,而是整體的現象。台灣缺乏科學記者和科學新聞人才,由來已久,就算媒體本身想盡力將報導做好,在資源不足,又有時限的狀況下,恐怕難有改善空間。相較之下,科學普及/科學傳播其實還有更糟糕的麻煩,就是內容農場的氾濫。

讓事情更糟:內容農場

網路上,為了獲利而強調點閱率的現象,眾所周知。經營科學議題的媒體,偶爾犯錯歸犯錯,即使也有財務壓力,大體而言還是能夠謹守一定的界線。然而,不管是數量還是普及度都遠在正派媒體之上的內容農場,或瞎扯型的YouTube頻道,就完全沒有專業可言;只要對科學研究成果稍加曲解與穿鑿附會,搭以聳動標題,就又是一則讓人想要點閱的沒營養文章或影音作品。

舉例來說,筆者在網路社群上有位非常不熟的朋友,平時就喜歡閱讀科學新知。不久前,對方轉錄了一篇很特別的內容農場文章,介紹「在與地球相隔150光年的距離處,竟然存在一個跨度達到35億光年的特殊結構,科學家們以『宇宙牆』的名字為其命名」,然後「人類認知中的時空概念在宇宙牆中完全失去了應有的效用」,宇宙牆「拒絕所有物質融入其中」。緊接著文章討論起「宇宙牆」之外,可能有高等外星文明把地球人當作研究對象,或者是有另外一個宇宙──這類匪夷所思的臆測。

確實,天文學家發現,宇宙中存在著巨型結構,但是它們與文章描述的性質天差地遠。同時,在筆者盡力查證之後,並未發現和該文提及的日期與出處相符的研究。就算該文使用的部分科學名詞或現象真實存在,例如多重宇宙假說──但那只是用來穿鑿附會的題材而已,算不上正經的介紹或討論,且充滿錯誤資訊。

對於沒有相關專業知識的一般人來說,因為難以判斷內容的真偽,所以非常容易信以為真。對於科學知識和科學素養的培養,這類內容農場恐怕只會帶來負面效果。

報社新聞、電視節目和出版著作的問題

儘管我們討論了許多網路內容的問題,但實際上,就算是傳統媒體的電視、報社,或是傳統資訊載體的出版書籍,對科學的呈現也同樣有良莠不齊的現象。比方說,報社發布的科學新聞也偶會有科學內容錯誤,或是過度推論的問題;而電視上某些談話性節目,在討論科學議題時,總是穿插著外星人與都市傳說,發言的名嘴也沒有科學的學術背景──這樣的內容,其實比較近似餘興節目,不該認真看待。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