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兒少自殺原因「校園問題」5年提高6倍,專家籲應去識別化進行「死亡回顧」

  发布时间:2024-05-21 07:11:3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近年兒少自殺率提升,相關校園事件頻傳,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5)日召開公聽會,討論如何推動兒少自殺事件原因回溯機制,有學者建議要以去識別化的方式進行「兒童死亡回顧」,目的不是對特定個案咎責,而是呈 。

近年兒少自殺率提升,台灣相關校園事件頻傳,兒少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5)日召開公聽會,自殺專討論如何推動兒少自殺事件原因回溯機制,原因籲應有學者建議要以去識別化的校園方式進行「兒童死亡回顧」,目的問題不是對特定個案咎責,而是年提呈現出事件發生的相關因素,提出改善的高倍建議。

立委范雲表示,去識照衛福部自殺原因統計來看,別化「校園學生問題」的進行數量5年提高6倍,究竟校園學生問題指的死亡是課業繁重、霸凌、回顧暴力還是台灣其他問題,單看統計沒有辦法真正做預防,兒少應該要花心思在根本的防治上。

衛福部現行有依照《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利保障法》規定,針對6歲以下兒童死亡原因做定期回溯分析,並公布分析結果。雖然有正在進行的回溯調查,但台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理事長林月琴指出,目前只有8個縣市在執行,且年齡限制在6歲以下,應修正《兒少權益法》第13條,上調年齡限制到18歲。台灣國中學生權益聯盟學生代表陳易隆也認為,應該上調年齡限制,廣納所有國中小自殺、自傷個案回溯調查,釐清自殺動機。

學者分享死亡回顧做法,應去識別、不以咎責為目的

至於死因回溯應該怎麼做,成大公衛學科暨公衛研究所教授呂宗學建議採用國際上兒童死亡回顧(child death review)的方式,而不單單只是死因分析。台大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所長張書森受訪時進一步說明,在碰到自殺事件時,許多人會認為事情都只有單一原因,但死亡原因是多重的,例如若是與兒童逆境經驗有關的個案,可以用回顧的方式,了解事件發生的相關因素是什麼。

英國目前擁有全世界最完整的調查,還發行全國自殺原因報告,張書森指出,該國從2004年立法以來,累積將近20年的調查經驗與搜集資料的流程,可以讓台灣參考。當發生兒童死亡事件時,48小時內會送死亡通報表,有關單位開會時會用個資去識別的方式進行死亡回顧報告,最後針對可預防因素做資料搜集,最後成果寫成回顧分析表。如果發生的是自殺事件,還會有補充報告表,紀錄家庭、朋友等各式各樣的因素,張書森在此也強調自殺沒有單一因素,不應過度簡化,以免具有同樣風險的危險族群對號入座仿效。

張書森解釋,兒童死亡回顧不是對特定個案咎責,而是呈現出事件發生各方面的相關因素,提出改善的建議。

呂宗學從他承接國健署死因回溯分析專案辦公室的經驗看來,想要探討自殺死亡原因一定會有隱私、不可告人的故事,因此該辦公室在執行時不會太深入討論個案細節,更不會咎責,而是關注在事件的可預防性,所有個案都只是對未來防治的啟發。

雪谷南榕法律事務所律師劉繼蔚認為,幾乎所有的個案調查都會指向咎責,但若要落實溯源,應從校安通報開始就發動外部調查機制,之後追蹤管考,最終的報告須以《個人資料保護法》的角度,保有隱私性、私密性,且不公開、做去識別化。

現行負責兒少自殺原因回溯調查的衛福部心理健康司也同意,自殺並非單一因素,是結構性問題,兒少死因調查需要跨單位合作,除了兒童的自殺防治,更要關心前端預防。

針對兒少自殺事件原因回溯,林月琴指出,應成立國家級的研究中心,進行數據串接、跨部會合作協調、培訓支援、研究分析,美國就有一個國立的類似單位。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羅惠群也認為,應該要成立更高層級單位來處理,在人情壓力、權力結構的影響下,公部門的調查報告常常讓人看不出所以然,「沒有打破的話,再做10年我們都看不出所以然」。

世界上還是有很多美好的事情,只是你現在暫時無法看到。
那個時候你過得很好,你已經做到一次。明天,也可以再辦到一次。
自殺防治諮詢安心專線:0800-788995|生命線協談專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延伸閱讀

  • 台灣兒少自殺防治的基石,不是樓不要蓋高,也不是中秋烤肉別讓孩子買煤炭
  • 高樓數量和跳樓輕生究竟有沒有關聯?民團質疑搞錯重點,衛福部心健司長:被斷章取義
  • 25%國高中生曾認真考慮過自殺,立委呼籲設置「心理健康假」,潘文忠:修法調整輔導人員師生比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核稿編輯:黃筱歡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