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设计师品牌崛起 青岛纺织业并非仅加工贴牌

  发布时间:2024-06-01 09:15:1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作为国内传统的纺织产业基地,青岛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针织、棉纺、印染、服装、鞋帽、化纤、纺机等较为齐全的产业体系。伴随着一大批青岛本土设计师创立的品牌崛起,青岛纺织行业不再只是简单的加工贴牌,逐渐转变 。

  作为国内传统的本土并非纺织产业基地,青岛经过多年发展,设计师品形成了针织、牌崛牌棉纺、起青印染、岛纺服装、织业鞋帽、仅加化纤、工贴纺机等较为齐全的本土并非产业体系。伴随着一大批青岛本土设计师创立的设计师品品牌崛起,青岛纺织行业不再只是牌崛牌简单的加工贴牌,逐渐转变成有自主品牌的起青服装品牌之都。数据显示,岛纺截至2015年底,织业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549家,仅加当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86.6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出口交货值265.7亿元,同比增长2.5%。

  六企业入选纺织服装500强

  在服装领域,品牌就是企业发展的生命。青岛纺织服装产业着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战略,加快提高产品质量、培育知名品牌、扩大新产品和服务供给,更好满足智能化、个性化、时尚化消费需求。红领集团高级西服订制、酷特智能平台行业领先,成为“互联网+”新常态下服装行业典范,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评为最具潜力品牌。即发集团将加快发展全自动信息化生产线和车间、推进智能化生产列入集团“十三五”规划,推广应用基于ERP管理的新一代信息化数字化自动控制技术设备和个性化订制系统,全面提升产品核心竞争力。青纺联依托国家多组分、差别化纱线坯布开发基地,开发的功能性纺织品在业内享有盛誉;凤凰印染的蜡染布系列产品产量位居国内行业首位。红妮、鑫天、海丽等一批骨干企业积极适应新常态,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智能化、网络化、数据化水平不断增强。目前,我市即发、红领等6家企业入选中国纺织服装企业最具竞争力500强。

  形成多个特色产业聚集区

  近年来,青岛致力于打造时尚消费之都。时尚之都背后需要强大的产业发展支持,服装则是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全市已形成针织服装、纺机、鞋帽三大特色产业,培育了即墨中国针织名城、即墨蓝村中国制鞋基地、胶南王台中国纺机名镇、胶州李哥庄中国制帽之乡等一批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其中,即墨纺织服装产业集聚区被工信部认定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莱西服装产业集聚区成长为青岛市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显示出我市服装产业较强的发展势头。

  青岛国际时装周影响日益扩大

  中国(青岛)国际时装周自2001年已连续举办15届,共有来自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爱尔兰、日本、韩国、台湾、香港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的200多位知名设计师来青发布作品,900多名时装设计师新秀同台竞技,推出服装新品牌200多个,培育了3名本土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和一大批优秀设计人才。时装周服务产业、培养人才、培育品牌的作用日益彰显,成为与北京、上海、广州时装周并列的国内知名时装展会。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时装周由单一的时装发布,转型为名优产品交易、产学研对接等“多会合一”的综合展会平台,在助推产业升级、扩大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取得良好成效。

  • Tag:

相关文章

  • 美國經濟 復甦速度恐難樂觀|天下雜誌

    最新出爐的美國第二季GDP和七月份失業率,超乎預期的好,美股強勁反彈,似乎都在昭告全世界:光明在望。但真象極可能是:那光,是月光。黑暗,還很長。即便黎明,也是陰天。
    2024-06-01
  • 春节期间 快递服务不打烊

    随着春节的临近,年货寄递需求持续攀升,不少网友开始关注快递公司的停运时间。目前,多家快递企业依旧宣布“春节不打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不间断的快递服务,确保年货能够安全、准时地送达千家万户。近日,记者从
    2024-06-01
  • 风雪伴归途 情暖回家路

    当90亿人次的跨区域流动遇上2009年以来最强暴雪冻雨天气,高铁停运、高速管制、航班取消。滞留在回家路上的人们从自救到助人,应急、抢险、救援,无数个身影在风雪中坚守,只为抢通条条归途。希望每一个在路上
    2024-06-01
  • 台胞青年眼中的新疆是啥样?

    台胞青年参访乌鲁木齐市博物馆。史玉江 摄中新网乌鲁木齐2月4日电 (史玉江) “我是第一次到访新疆,这样珍贵的机会让我们备感珍惜。希望藉由交流、参访、体验,发现两岸的不同与相同之处,进而通过互相了解而
    2024-06-01
  • 张艺谋:争分夺秒排练开幕式,广场舞亮相暖场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22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举行了带妆彩排,而在开幕式表演之前,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广场舞也点燃了现场的气氛。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
    2024-06-01
  • 【央广时评·文化过大年①】“非遗”迎春年味浓 传统文化润泽美好生活

    编者按:从“非遗”到“村晚”,从戏曲演出到“博物馆里过大年”,龙年春节临近,各地迎新春活动的文化味更浓厚。央广网策划推出《央广时评·文化过大年》系列评论,共3期,与您共话文化年、涵养家国情。眼下,龙年
    2024-06-01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