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薀老師《楞嚴經蠡測【第肆冊】》:認為打坐和禪定開悟有直接的關聯,其實大錯特錯

  发布时间:2024-05-18 14:16:2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王薀老師入空卻不執於空「初於聞中,返流而入」,在所有的修行境界當中,聞聲悟道似乎佔的比例較多,主要是因為吾人自小習慣於從耳朵聽聞到的聲音,來辨識和反應心中的下一個指令,它在五官之中是屬於極度敏感的 。

文:王薀老師

入空卻不執於空

「初於聞中,王薀悟返流而入」,老師楞嚴聯在所有的經蠡修行境界當中,聞聲悟道似乎佔的測第錯特錯比例較多,主要是肆冊實因為吾人自小習慣於從耳朵聽聞到的聲音,來辨識和反應心中的認為下一個指令,它在五官之中是打坐定開的關屬於極度敏感的器官,除了透過外界一切聲音的和禪傳達以外,它還可以維持平衡。直接單從結構上來看,王薀悟螺旋形的老師楞嚴聯耳廓,這個小漏斗直接可以把外界一切的經蠡聲塵引入更深層的音波,接著從外面的測第錯特錯耳道鼓膜的震動,進入耳咽管,肆冊實中耳可以將聲音轉換為所需要的認為能量,並且把它擴大,內耳的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半規管,它會影響到身體的平衡感覺。

內耳的一些組織和傳達到大腦皮層的聽覺中樞都有關係,所以如果長期處於分貝很高的環境,對於聽力的傷害是要特別注意,或者突如其來的巨響如果足以衝破耳膜,有時也會導致耳聾,這是站在耳朵醫學器官上面的立場上來說。但是如果依修行的角度來看,卻有許多行者,因為剎那間的外聲觸動了耳根,頓時獲得開悟也大有人在,例如過去的香嚴智閑禪師,他參禪參了大半生,卻始終一無所悟,心中百般寂寥,最後放棄一切過去用功的方法,變成行腳僧,走著走著因為仰慕南陽國師,經過了過去他所駐錫之處,每天機械式地過著如同農夫的生活,找了一塊地,自己種植一些賴以維生的食物和蔬菜,所以日常便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有一天,像往常一樣,他在拔草整理耕地,突然間他的腳踢到了地上廢棄的小石塊,這小石塊飛射出去時,恰好落在周邊的竹林上,驀地發出了響聲,卻沒想到這個音響令香嚴禪師頓離能所分別,這是他幾十年來,朝思暮想所期待的一刻,剎那間的一個聲音,讓他超越了內情和外器,很不可思議地,這個聲音和自己原本的自性成為了重要的連結。他開悟了,並且毫不思索地留下一首偈語:「一擊忘所知,更不假修持;動容揚古路,不墮悄然機;處處無踪跡,聲色外威儀;諸方達道者,咸言上上機。」

人從小到大,已經習慣耳朵和自己的關係,也長時間依賴它在自己身體上所扮演的角色,所以從來不會去重視它,因為一切發生在自己身體上的作用是那麼地自然,自然到彷彿沒有它的存在,這是一般人。但是,如果對於參禪凝心用功的修行人而言,日日夜夜幾乎都用心在參究生死大事上面,在尚未見性之前,幾乎二六時中不敢稍有懈怠,那般情境彷如初喪考妣一般,對於其他的外境,絲毫沒有任何的興趣,也正因為如此,長時間專一,心純在那個上面用心,到最後外緣和內境,完完全全都不存在。就這麼一個聲音,讓他剎那間澈見本來,從此之後,可以住一切相卻又遠離一切相,入一切空卻不執著於空……這便是普遍參禪的功用。

幾乎唐、宋、元所走的方法都是這種老方法,運氣好的、悟性高的便會像香嚴禪師觸動耳根,大澈大悟,否則不知道有多少行者就這樣子一輩子死在話下,所以後來許多的禪師也因此兼修念佛法門,在大慧禪師之前中國的禪宗幾乎都是用如此的方式接引後人。所以他看到了這種風氣,非常不以為然,他認為此風不可長,如果傳承這種方式教人便是邪師,也是謗法,也是斷人慧命,所以後來他發明了話頭,像要人參個「無」字,他認為就這個字,就是生死大事最重要的關鍵,要不然在這之前,禪宗許許多多都是在妄念上作用而已,怎麼說呢?只要發覺心中有任何的妄想分別生起,就用話頭去對治,到最後,話頭也不見,同時放下,剎那間進入禪定,只是這並不是開悟。

過去許多祖師,剛開始的時候沒有發覺,也是用這種方法,他們怎麼做呢?只要有分別心生起,立馬去找這個分別,返聞自性,一下子就空掉了,雖然心當下還是了了分明,有時候一坐六支香、七支香,轉眼間就過去了,從許多過去的古德傳記中看,有的甚至於一坐下去以後,打板放參也渾然不知。這種功夫在我們現在看起來已經很了不起,現在人你叫他打坐,身不動、心不動一個小時試試看,沒有幾個人可以做得到,可是這個在古人是家常便飯,是他們的日課,但是這樣子會解脫嗎?這個和解脫還相差十萬八千里,為什麼?

先不要說解脫,一個有定慧功夫的行者,不應該只是座上功夫了得就好,而是要先在四大威儀中清清楚楚,才算是有個基礎。有些人習慣於打坐入定,他只要一坐上蒲團,那便是一坐萬年,萬年一坐,但是,等到他下了座,卻連走路都不太會,更別說在和人說話的時候、沐浴更衣的時候、吃飯、躺下來睡覺的時候,他的心是否仍然可以如打坐時清清明明。

過去我認識一位老和尚,就是喜歡打坐,一打坐就是七八個鐘頭,到最後連睡覺都是不倒單,很多人便很羨慕,他也沾沾自喜。一次他來我處,我建議他不要一直枯坐、死坐,會出問題,人的身體機能尖峰狀態大約是在二十五歲之前,接著每成長一歲,肌肉就會減少1%,特別是大腿以下的肌肉,隨著年齡成長,會遞減他的肌肉量,再加上下肢、腰、腿都沒有經過循環的刺激,明顯肌力一定會衰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腰、腿的運動量不夠,長期的固定打坐模式,對下肢肌肉骨骼所產生的壓力,身體的基礎代謝率明顯往下掉,再加 上飲食的營養不均衡⋯⋯,這些都會造成未來身體出狀況的原因。這位法師也有他自己個性上堅持的一面,我說過兩三次以後也不好再說些什麼,沒想到十年之後一次的異地相逢,竟然需要靠侍者時而不時地攙扶,當時他的年紀尚未及花甲,但為何衰老至此?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