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的面相術》:想像把口水吐到杯子裡再喝下去,為何讓你感到「嫌惡」?

  发布时间:2024-05-16 16:21:1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嫌惡和輕蔑嫌惡顯然是一種負面、不舒服的情緒,雖然如此,我們卻會對嫌惡之事感到著迷,好像嫌惡不是不舒服的感覺。我不確定輕蔑是否是負面的情緒,事實上,大多數人在輕視別 。

文:保羅.艾克曼(Paul Ekman)

嫌惡和輕蔑

嫌惡顯然是心理學家相術想像嫌惡一種負面、不舒服的面到杯情緒,雖然如此,把口我們卻會對嫌惡之事感到著迷,水吐好像嫌惡不是裡再不舒服的感覺。我不確定輕蔑是喝下何讓否是負面的情緒,事實上,去為大多數人在輕視別人時,心理學家相術想像嫌惡會有好的面到杯感覺;雖然事後可能為此覺得尷尬,可是把口情緒當頭的感覺卻是愉快的。

照片中的水吐福爾人看著我吃美國的食物罐頭,我立刻放下叉子,裡再拍下他的喝下何讓表情(還好福爾人不知道照相機是什麼,他們已習慣我拿著這個奇怪的去為東西,莫名其妙地放在眼睛前面,心理學家相術想像嫌惡所以他沒有在我按下快門前轉臉迴避)。這張照片除了表現典型的嫌惡表情,還突顯出嫌惡的重要來源之一,就是食用令人作嘔的東西。他甚至沒有吃這樣食物,只是看著我吃,就足以引發嫌惡。【註1】我在三十年前描述嫌惡時,寫道:

08__圖8-1Photo Credit: 心靈工坊提供
看著本文作者吃美國的食物罐頭的福爾人

嫌惡是一種反感。嚐到某個令你想吐掉的東西,甚至想到某樣口味不佳的東西,都會令你嫌惡。聞到某種氣味,使你想掩住鼻孔,或是想轉身離去,同樣地,光是想到某種令你反感的氣味,就能引發強烈的嫌惡。看到或聽到令人討厭的事,也可能使你嫌惡。碰觸某種令人感到不舒服的東西,比如黏滑的物品,也會使你嫌惡。

不只味道、氣味、觸摸、想法、景像或聲音會引發嫌惡,就連人的行為、外觀,甚至觀念,也會使人生出嫌惡。光是外貌就可能令人討厭,有些人看到畸型、殘廢,甚至醜陋的人,就會覺得嫌惡。受傷的人露出來的傷口,可能使人嫌惡。看到血或開刀的場面,也會使某些人嫌惡。有些人的行為也令人嫌惡,你可能對一個人的所作所為產生反感。虐待或折磨貓狗的人可能成為嫌惡的對象。沉迷於被別人視為性變態行為的人可能引人嫌惡。待人的方式或哲學理念若被人視為貶低別人的話,也會被這樣認為的人嫌惡。

一位專門研究嫌惡的科學家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不但支持我的觀察,並加以擴充。這位科學家是心理學家保羅.羅辛(Paul Rozin),他特別喜好美食,相信嫌惡的核心牽涉到某種令人作嘔、污染身體的東西的口感;用我的話來說,就是嫌惡的主題。可是,不同文化的人對什麼食物作嘔,有很大的差異。照片中的福爾人正說明了這一點:我覺得可口的食物,其外觀和味道卻令他嫌惡。相同文化中的人,也有許多差異,我妻子喜愛生蠔,我卻覺得嫌惡。中國有些地方的人覺得狗肉是美味,但大多數西方人卻覺得反感。不過,嫌惡的誘因還是有其共通性。

羅辛發現最強而有力的共通誘因就是身體的產物:糞便、嘔吐物、尿液、黏液和血液。偉大的美國心理學家葛登.艾波特(Gordon Allport),在一九五五年提出一種與嫌惡有關的「想像實驗」,這是在心裡進行的實驗,以查證他的看法是否正確:「首先,想像你吞下口中的唾液,或是真的吞下口水;然後想像把口水吐入杯子,然後喝下去!原本是『我的』自然產物,突然變得噁心而加以排斥。」

羅辛真的去做這個實驗,請受試者吐口水到一杯水中,然後請他們喝下去,結果發現艾波特是對的。雖然口水在一秒鐘前還是自己嘴裡的東西,大家卻不願喝下含有自己唾液的水。羅辛認為自己產生的東西,一旦離開身體,就變得令自己嫌惡。

對嫌惡的著迷

直到四至八歲時,嫌惡才成為一種獨立的情緒。在這段年紀之前,雖然會不喜歡、排斥味道不好的東西,但不是嫌惡。羅辛請小孩和成人去摸或吃形狀像狗屎的巧克力,小孩不覺得有困擾,要到四至七歲之間才會拒絕,但大多數成人都不願照做。同樣地,如果把一隻消毒過的蚱蜢放入牛奶或果汁,四歲以下的小孩仍願意喝下。【註2】

孩童和青少年對嫌惡的東西非常著迷,羅辛提醒我們,惡作劇商店會賣一些逼真的嘔吐物、黏液、糞便仿製品,會買這些東西的,通常都是年輕男孩。許多笑話圍繞著令人噁心的主題,比如青少年非常喜歡的電視劇《蹩四與大頭蛋》(Beavis and Butthead),還有以小孩為對象的《內褲隊長與垃圾桶小孩》(Captain Underpants and Garbage Pail Kids),常常談到令人嫌惡的情境。

法律學教授威廉.米勒(William Miller)在《嫌惡的剖析》(The Anatomy of Disgust)這本好書中,談到不只是小孩對嫌惡的事著迷,「嫌惡……具有一種誘惑力,從圍觀的人很難把目光轉離血淋淋的意外場景,或是恐怖電影的吸引力,就可知道其魅力……自己的鼻涕、糞便、尿液會令我們感到骯髒、嫌惡,可是……我們又對之感到好奇、著迷……常常看著自己的排洩物,但又不肯承認……用面紙或手帕擤完鼻涕後,常常要再看一眼鼻涕。」票房成功的粗俗電影,並不是只有青少年才愛看,比如《哈啦瑪莉》(There's Something About Mary)。

羅辛從主要的嫌惡感中,區分出所謂的「人際嫌惡」。他列出四種學習來的人際誘因:陌生人、病人、不幸的人和道德敗壞的人。我和茂林.歐蘇利文(Maureen O’Sullivan)合作的研究,也支持羅辛的假設。我們請大學生想像世界上有什麼事會讓他們覺得最噁心,有人談到羅辛所說的吃下穢物(例如,被迫吃下某人的嘔吐物),但只占11%;最令人嫌惡的誘因中,最常談到的是違反道德的行為(占62%),比如美國軍人發現納粹集中營的殘酷行為。

在違反道德的行為中,幾乎有半數提到令人反感的性行為,比如看見有人和小孩性交。18%的受試者提到與食物無關的身體嫌惡,比如看見蛆從屍體爬出來。我們的研究結果顯示,成人「認為」最嫌惡的是人際問題,特別是違反道德的事情,而不是與口感有關的嫌惡。

我先前提到,羅辛所說的嫌惡核心是情緒的主題,他說四種令人嫌惡的人際類型是學習來的,如果他的說法正確,就應該是原有主題的變型。可是,我認為這四種人際形式的嫌惡也是情緒的主題,因為可見於每一種文化,只是不同的個人、社會團體和文化會因為學習而加入不同的細節。例如,每一個人可能都嫌惡道德敗壞的人,但怎樣才算道德敗壞,則有不同看法。什麼是陌生和熟悉,什麼是不幸,也會因環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解讀,不過,疾病可能沒有這種差異,每一種文化可能都嫌惡嚴重的缺陷、滲血的傷口。

米勒指出,各種文化都有比較大的空間把許多事物或行為納入嫌惡的範疇,而比較不會剔除範疇內已有的內容,他的觀點完全符合我在第二、三、四章所提的觀念,也就是情緒警戒資料庫是開放的。這些資料庫加上各種指引我們對不同情緒起反應的程式,在出生時已有一些內容,是演化寫入的指令,讓我們知道如何反應,並敏感地察覺需要反應的對象。就如米勒所說,這些先天資料很難改變,但因為是開放的,所以我們能學到新的誘因和情緒反應。


  • Tag:

相关文章

  • 建安公司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雅安日报讯昨(10)日,记者从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建安车桥分公司(以下简称:建安公司)获悉,经过充分准备,该公司已正式启动了以“转作风勤政务实,强管理做强做优”为主题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2024-05-16
  • 嚇!女旅客胸形怪 中國海關攔查「絲襪包5活蛇藏內衣」

    挾帶違禁品過海關,東西千奇百怪,中國近日有海關攔截一名身形怪異的女性旅客,竟在她的胸部位置,發現5條用絲襪包裹的活蛇,引發中國網友熱議。深圳海關所屬皇崗海關關員,在福田口岸旅檢入境通道發現一名女性旅客
    2024-05-16
  • 山东口岸“天平行动”为企业挽回损失1800万

    中国山东网青岛频道7月21日讯 (记者 刘淑红 通讯员 张刚) 自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山东检验检疫局开展的为期1年的“口岸天平行动”结束。行动期间,山东检
    2024-05-16
  • 蔡英文穿外套吹冷氣遭酸! 民進黨反擊:不要炒作可能會打臉自己

    16日民眾頂著烈陽高溫前來參與,由館長陳之漢與前立委黃國昌發起的「公平正義救台灣」遊行活動;而另一頭的總統蔡英文,卻身穿棒球外套並說「冷氣很不錯」,掀起爭議。今17)天民進黨發言人張志豪反擊,「不要在
    2024-05-16
  • 台灣降息不降息?彭神尬陳冲|天下雜誌

    3月下旬央行召開理監事會議,降息與否備受關注。央行總裁彭淮南今未明確表態,但他說,若歐洲央行擴大寬鬆,台灣應靠降息阻止熱錢流入。
    2024-05-16
  • 学习雷锋月 消防科普进校园_

    滁州网讯3月20日,为不断提升“学雷锋”火焰蓝爱民服务实践点为民办实事的力度,从小培养孩子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滁州市明光路消防救援站赴解放幼儿园开展消防科普活动。期
    2024-05-16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