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不糾結》:每個人只要失敗過三次,就能追上失敗兩次的天才了

  发布时间:2024-05-19 12:02:46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有川真由美飽嘗失敗、不順,其實是好事我曾在某位物理學家那裡聽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話。「學者在做實驗時,會先提出多數人能設想到的假設,再著手進行,基本上失敗個三次是正常的。優秀的學者遇到失敗會額手稱慶, 。

文:有川真由美

飽嘗失敗、練習兩次不順,不糾敗過其實是個人好事

我曾在某位物理學家那裡聽到一段很有意思的話。

「學者在做實驗時,只失追上會先提出多數人能設想到的失敗假設,再著手進行,練習兩次基本上失敗個三次是不糾敗過正常的。優秀的個人學者遇到失敗會額手稱慶,因為這樣就能設立出與眾不同、只失追上專屬於自己的失敗假設。就算是練習兩次天才,也是不糾敗過失敗兩次,好不容易才成功,個人凡人沒有不失敗三次的只失追上。但是失敗,每個人只要失敗過三次,就能追上失敗兩次的天才了。」

原來如此,我拍著大腿深表認同,同時也讓我領悟到幾件事。

第一,想要前進,就需要立下「想要做這件事」或「應該能變成那樣」的「假設」。
第二,自己的預測多少會與現實產生落差。
第三,當事情不順,如果能自己找到解決方法,或是發現新的目標,最終就能一切順利。

不要以「只有天才能達到那麼厲害的成就」作為放棄的理由,凡人在歷經幾次失敗之後,也可能成功實現夢想。


有時,在採取行動的過程中,也可能到達一個過去未曾想過的地方。

其實,當我決定成為一名文字工作者來到東京,原本是想成為記者,後來也確實得到機會在國內外進行採訪,替報紙及週刊撰寫報導。只是實際嘗試過後,我深刻感受到「這不是我能應付的世界」,我在撰寫政治或經濟領域相關報導方面,擁有的知識及能力完全不足。

我努力地暗中摸索,某天突然靈光一閃——「說不定自己能寫一本書幫助在工作中遭遇困境的人」。我到現在都還記得當時浮出這個想法時,全身戰慄的感覺。我比其他人見證過更多的工作現場,一定能給別人帶來幫助,當我產生這個新的「假設」,隨即就展開行動。

如今回想起來,連我自己都訝異「怎麼走到這裡的」,但是,比起最初給自己訂下的假設,新的方向反而帶給我更大的驚喜。

人生,就像一場壯闊的實驗。

無論工作、玩樂、結婚或戀愛都需要一個假設,一旦行不通,再從這裡推演出下一個假設……就這樣不停反覆,直到最後接近自己真正想要的目標。

人生之所以有趣,就是因為無法預測。在不斷地犯錯中累積自己的人生經驗,思考「或許這麼做會更好」、「原來還有另一條路」,然後一步步找到屬於自己的幸福。或許,這才是人生真正的醍醐味。

沒有人會故意讓自己遭受失敗或挫折,所以,那也許是上天給的禮物——即使當我們身處其中無法察覺。


去香港旅行時,有件事讓我既驚喜又感動。

那就是,絕大部分的香港人都有男女朋友。

雖然不知道我得到的資訊是否正確,但我問了好幾個人,他們都覺得這沒什麼了不起。

住在香港的朋友這麼對我說。

「許多依日本標準應該交不到女朋友(或男朋友)的人,幾乎都有另一半,而且感情都還不錯。香港人的想法就是,有興趣就立刻發動攻勢,不行就爽快放棄,再尋找下一個目標。嘗試過幾次,就會知道自己該如何交到男女朋友,以及適合與什麼人在一起。」

也就是說,只要勇於行動,自然就會得到結果。

最糟的是什麼都沒做就對自己說:「反正也不可能。」自動放棄機會,甚至去批判其他正在行動的人。

當一個人為了自己的夢想努力,就不會在意別人的眼光。

即使不順利,也能很快釋懷。

來一場屬於自己的實驗吧!去挑戰各種夢想,不斷地失敗、嘗盡挫折,再傲然地站起身,向前方邁進吧!

最好「立刻」去做的理由

如果現在有想實現的夢想,就該「立刻」去做。當下,就是最好的「時機點」。

我們經常聽到許多中老年人表示「等我退休後就去務農」、「到時就買露營車四處垂釣」等等。但是,這些事「現在」都做不到嗎?

執著於「退休計畫」的人,即使後來熱情消退了,也會堅持不改變想法,還會不斷說服自己「這就是我想要做的事」。

當他們真的開始準備,很可能早就沒有體力,人脈也斷絕得差不多了,就算有錢有閒,也沒有能力去實現夢想了。

這樣的人生,不覺得有點可惜嗎?

即使現在沒有足夠的預算或時間,也可以趁週末布置家庭式的菜園,或出去釣釣魚,等到真的退休,或許會因為「之前都已經做過了」,所以想挑戰下一個夢想也說不定。

真正能在退休後實現夢想的人,在過去也從不曾停止行動。想開餐廳的人,會在週末去提升廚藝,到處品評美食;想在祕境深山有間房的人,一有時間就會踏遍山區,努力研究蓋房技術。驅動他們的不是「不做不行」的壓力,而是「無法不去做」的熱情。


年輕人也經常藉口「必須存退休金」或「現在沒有空」,將夢想不斷往後拖延,真讓人覺得惋惜。

現在正是實現夢想、體驗全新經驗、挑戰或學習自己感興趣的事,以此累積今後生存武器的時候。

人都是在「真正做些什麼」的情況下建立信任,進而產生深刻的連結。在如此充滿精力、還被允許失敗、能輕易獲得別人信任的年輕歲月什麼都不做,實在太浪費寶貴的時光。

大約二十年前,有一部叫《無我新生活》(My Life Without Me)的電影。

故事是一個被醫師宣告生命只剩兩個月的年輕女性,在筆記本中列下她最後想完成的十個心願,然後默默地在暗中執行……

當時,我模仿女主角寫下了十個願望,等數十年後再次發現這張清單,我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我在高漲的熱情中寫下「想環遊世界」、「想帶父母去國外旅行」、「想去柬埔寨建設學校」、「想要開一間店」等等。有的夢想早已實現,有的夢想則再也不可能實現。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