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小不點》:凝固了杜莎夫人所身處的、那個激情又混亂的法國大革命時代

  发布时间:2024-05-16 17:30:1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神奇海獅作家、歷史說書人)讀《小不點》給我的感覺,簡直就像看一個原音重現的時代大戲一樣。隨著紙上的文字,你好像感受到了18世紀巴黎貧民窟的絕望惡臭、又好像輕撫到凡爾賽宮貴族的紫色天鵝絨。如果說,杜 。

文:神奇海獅(作家、書評莎夫身處時代歷史說書人)

讀《小不點》給我的點凝的那的法感覺,簡直就像看一個原音重現的固杜個激國大革命時代大戲一樣。隨著紙上的情又文字,你好像感受到了18世紀巴黎貧民窟的混亂絕望惡臭、又好像輕撫到凡爾賽宮貴族的書評莎夫身處時代紫色天鵝絨。如果說,點凝的那的法杜莎夫人的固杜個激國大革命蠟像是把她看見的人物表情凝固了下來,那這本描述杜莎夫人人生的情又書,無疑就是混亂凝固了她所身處的、那個激情又混亂的書評莎夫身處時代法國大革命時代。

說到杜莎夫人蠟像館,點凝的那的法這應該是固杜個激國大革命世界上最知名的觀光景點之一了。在英國倫敦,情又許多人寧願在溼冷天氣中排上一兩個小時的混亂隊,就只為了一窺所有最知名的歌星、影星。你可以看見那些只存在於歷史課本人物的尊榮、可以走進復仇者聯盟或星際大戰的電影場景中,你甚至還可以拍下自己和伊莉莎白女王優雅共進下午茶的樣子。不過,這位神秘的「杜莎夫人」到底是誰?她怎麼會想要把其他人的樣貌複製下來呢?後來一查之後才知道,原來杜莎夫人真有其人。而她出生的年代,剛好就遇上了整個歐洲最戲劇性的大事件:法國大革命。

1761年,本名叫瑪麗・葛羅修茲的杜莎夫人(Marie Tussaud)出生在法國史特拉斯堡的一個窮困家庭裡。在她年紀還小時父母就雙亡了,她被一位性格古怪的瑞士醫生柯提烏斯(Philippe Curtius)收為學徒。而這位醫生有一個在當時來說非常古怪的工作,那就是:蠟像。

蠟像在當時不是個新奇的東西,許多地方都會用蠟像來描繪一些著名的宗教場景。但柯提烏斯醫生的蠟像卻充滿了死亡的味道:他接了當地醫院的案子,總是被迫製作一些生瘡、發爛、潰瘍的內臟蠟像,用來警告世人發病的後果。但也就因為如此,他的蠟像總是讓人生畏,而他也就成為一個在家接案的活機器,幾乎沒有任何人可以聊天、抒發(我的天阿好有既視感)。

小瑪麗與醫生的碰面,同時改變了兩人的生命軌跡。醫生終於有個可以陪伴的對象、而小杜莎也在醫生的教導下,學會臨摹人體的相貌、特徵,甚至可以穿透皮膚,想像對方身體下方的肌肉與內臟。很快的,兩人就放棄製作潰爛器官的蠟像,開始把這難得的才能運用在紀錄美好的人像上。

他們越來越出名,甚至最後搬去了當時的世界首都:巴黎。也就因為如此,一個精通人體、善於觀察的瑪麗,就這樣目睹了大革命爆發前的種種極端不平等現狀。其中貴族雖然只佔法國人口的1/177,但卻佔有全國三分之一的土地、還無需繳稅。而經濟的全部重擔,全都壓在生存邊緣的平民百姓上。在書中瑪麗看到一個景象:她描述自己在一間有如豬圈一般的濟貧醫院裡,看見一名患有水腦症的男童。男童身體非常虛弱憔悴、但頭卻腫脹的像個教堂屋頂。帶領她的男人說:「這孩子就是法國。他總是非常飢餓、但不管他吃多少東西,都只有頭會長大、身體卻從來不會成長。妳認為他還能活多久,妳認為我們這國家還能撐多久?」

之後她因為製作蠟像得到王室垂青、甚至在路易十六妹妹的邀請下,進入了凡爾賽宮整整九年的時間。其中甚至包含了著名瑪麗王后的產子場景——那個時代王后生產是開放參觀的,因為必須證實孩子的確是從王后的體內出來。

之後,隨著三級會議、大革命,甚至最後的斷頭台,杜莎夫人都一一忠實的記錄了下來。最後是在拿破崙戰爭時,杜莎夫人才終於落腳倫敦、並且開設了杜莎夫人蠟像館,並留下了自己的回憶錄。最後,《小不點》作者參照了那個時代的種種文獻,一點一滴將此書完成。翻開這本書後,你可以藉由主角的視角,進入一個有如蠟像館一般、栩栩如生的法蘭西王國。就像是一部運作精確的攝影機,她以一個外地人的身份,細緻的觀察從貧民窟、中產階級到王宮的每個容貌。在她的一眼凝視下,那個大時代巴黎的狂怒、恐慌、歡喜與憂愁,都被栩栩如生的重現了。

書籍介紹

《小不點:杜莎夫人真實人生改編,關於藝術與革命、愛與回憶、階級與決心》,悅知文化出版

作者:愛德華.凱瑞(Edward Carey)
譯者:康學慧

  • momo網路書店
  • Pubu電子書城結帳時輸入TNL83,可享全站83折優惠(成人商品、實體商品、限定商品不包含在內,不得與其他優惠併用)
  • 透過以上連結購書,《關鍵評論網》將由此獲得分潤收益。

法國大革命,一個小小女子,
她與貴族往來,也結交極端分子,
搖身一變成為傳奇的「杜莎夫人」。

「蠟像也有我的痕跡。我自己留下的痕跡。
我的雙手、我的想法,一起存在於那些蠟頭中。」

1761年,有個身材嬌小的女孩在瑞士一處小村莊裡誕生。那就是我,瑪麗・葛羅修茲。父母死後,我在古怪的蠟像雕塑師柯提烏斯醫生手下當學徒。後來,我們來到巴黎,認識了刻薄跋扈的寡婦,還有她沉默寡言的兒子。我們協力將廢棄猴園改建成蠟像展覽館,收藏盧梭、伏爾泰,以及知名殺人犯的蠟像。精采的展覽大受巴黎市民歡迎。

隨著藝術才能逐漸嶄露頭角,我被召進凡爾賽宮,擔任公主的家教;還救了瑪麗・安東妮王后,讓她免於難產。然而,在宮牆之外,巴黎正陷入動亂:參與革命的暴民嚷嚷著要取人頭,而在蠟像館中,我製作的正是人頭……

歷史(History)從來都是屬於男性的。然而,這本歷史小說卻反其道而行。作者選擇「杜莎夫人」作為第一人稱視角,著墨於她成名前的故事。述說一個弱小的女孩,如何跨越階級、性別的阻礙,堅持熱愛的事業,並在動盪時代保有堅毅心靈,取得永恆的成就。本書以幽默古怪的筆調,提供另一種觀看歷史的視角,刻畫女性努力活過的痕跡。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