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勝利》推薦序:百年歷史大哉問「為何西方能,東方不能?」之再探

  发布时间:2024-05-16 12:31:4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蔡源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推薦序】百年歷史大哉問「為何西方能,東方不能?」之再探本書作者斯塔克Rodney Stark)在台灣學術界以宗教市場理論的建構者而聞名,該理論以「理性選擇」來解 。

文:蔡源林(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推薦序】百年歷史大哉問「為何西方能,理性利推歷史東方不能?」之再探

本書作者斯塔克(Rodney Stark)在台灣學術界以宗教市場理論的勝大哉東方建構者而聞名,該理論以「理性選擇」來解釋個人對宗教信仰的薦序抉擇與行為模式,並從而建構出總體社會的百年不同類型宗教分布之消長趨勢。雖以常識性觀點而論,問為理性與信仰似乎是何西互相矛盾的兩件事,現代人習於將人們對宗教的理性利推歷史信仰訴諸於非理性的因素,但斯塔克卻以大量的勝大哉東方統計資料與文獻分析來證明理性與信仰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輔相成。薦序

斯塔克窮其畢生之力,百年企圖推翻古典社會科學最具影響力的問為一個假設命題,認為現代化促進科學與理性的何西發達,終將導致宗教信仰的理性利推歷史沒落,謂之「世俗化」命題。勝大哉東方1960年代,薦序社會學界開始了一波「世俗化」與「反世俗化」的大論辯,斯塔克加入了「反世俗化」陣營一方,並立志摧毀在他看來是現代科學最大神話的「世俗化」命題,從而逐漸發展出其宗教市場理論體系,並堅持以長時期的宗教調查實證數據來檢驗其理論假設,拒斥任何沒有經驗證據的理論臆測,這大致上是台灣學界所熟悉的斯塔克,也是1990年代為止斯塔克的主要學術成果。

但晚近二十年,斯塔克開始將其關注焦點從現代社會轉向前現代時期,以社會學家的視角涉入歷史課題,特別是基督宗教史,其目的不只是要將宗教市場理論擴大運用到傳統社會,甚至企圖要挑戰社會學大師韋伯的經典著作《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關於現代西方文明起源的著名論點,本書乃是斯塔克對韋伯命題全面性挑戰的學術結晶。

近百年來全球知識圈與學術界最歷久不衰、反覆提出的一道大哉問便是:「為何現代文明產生於西方世界,而不在世界其他地區?」上古時代,埃及、中國與印度都曾開創領先於其他地區的輝煌文明;中古時代,伊斯蘭文明曾經獨步全球、開創數百年盛世;當這些東方文明居於領先地位的同時,西方世界卻處於「黑暗時代」。但直到中世紀結束為止,東西方文明的優劣情勢開始翻轉,從十五世紀至十八世紀的三百年間,西方世界不只後來居上,甚且全面性地主導人類文明的走向,也徹底改變非西方世界的傳統文明,導致跟隨西方文明追求現代化成為近兩百年的全球大趨勢。

對此一百年歷史大哉問:「為何西方能,東方不能?」所提出的各種解答,大致可區分為「唯物論」與「唯心論」兩大學術立場,前者從物質文化立論,包含以科技、經濟、政治制度、社會結構等,可以具體觀察驗證的因素來解釋西方文明的優勢所在;後者則從思想、文化、價值觀、宗教信仰等精神因素來立論。「唯物論」陣營之中,以追隨馬克思的各種馬克思主義學派最具影響力;「唯心論」陣營則百家爭鳴,其中以韋伯從宗教信仰來立論最具學術影響力。

百年前所挑起的「唯物論」與「唯心論」之爭,發展了半個世紀以後,後繼的各種學術理論以整合上述兩種觀點的折衷論為主流,但隨著不同學說的學科與方法論之立足點不同,還是可清楚判別出個別學者對「心」、「物」等各種因素的體用、主從關係的偏好與差異。斯塔克雖然批判韋伯的論點不遺餘力,但其學說顯然是站在「唯心論」巨人的肩膀上來回答此一大哉問,將西方文明轉變的第一因溯源於基督宗教的精神文明,並適度納入「唯物論」所考量的政治、經濟等因素來補充。

斯塔克不同意韋伯之處,在於該歷史大轉變的時空脈絡應該從何時算起。韋伯認為從傳統邁向現代化的大轉變應溯源至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時期,場景則在英、美等基督新教國家,並將基督新教倫理作為大轉變的火車頭;但斯塔克則認為應再往前回溯數百年至中世紀後半期,起跑的歷史場景則是信仰天主教的義大利諸城邦。換言之,斯塔克認為現代文明的溯源,應該從整體基督宗教文明去找答案,而非僅限於基督新教的部份宗派。但此一歷史溯源的立論並非斯塔克的創見,其本行是專注於研究現代社會的社會學家,有關中世紀與近代基督宗教神學與歷史的觀點,本書大量採用近半個世紀西方學界各種修正主義派的學術成果。

該修正派思潮翻轉了啟蒙運動以來認為中世紀歐洲處於被教會權威宰制的「黑暗時代」,現代文明從以十六世紀文藝復興為起點的傳統史觀,而認為許多現代文明的因子已見於中世紀歐洲社會,天主教會也非由食古不化的神職人員所掌控而阻礙文明的發展,反倒是教會所管轄的神學院、修道院成為新思潮的啟蒙者與實驗所,並為十六世紀以降的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科學革命等奠立思想與價值的新基礎;同時,歐洲封建社會因缺乏中央極權的政治宰制,更有利於經濟自由化、政治民主化的發展,這些有利於現代化的主、客觀因素全部匯聚於中世紀後期的歐洲社會,直到十六世紀以降就開花結果而成就現代西方文明了!

斯塔克的論點在當前民族主義當道、各種反「西方中心主義」的批判思潮風起雲湧之際,或許會被認為「政治不正確」,但平心而論,雖然近二、三十年,東亞國家或其他亞洲區域強權崛起,逐漸在政治經濟層面挑戰西方世界的霸權地位,但以西歐與北美為首的西方國家,無論在科技、教育、學術、人文藝術創作等領域,仍是非西方國家引頸期盼、爭相效法的對象,這些都不是訴諸民族主義情感而可以視而不見的現實。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