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年代》:一旦短期刺激效應用盡,此時美國不「正好」也需要一場及時的戰爭嗎?

  发布时间:2024-05-19 15:26:0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蔡東杰黑色星期二及其擴散如同前面段落曾經提過的,由於現代金融體系建立與工業革命來臨之交錯影響,資本主義體系內部之結構性景氣循環便不斷推動著重新分配,除了經常引發大規模戰爭並帶來某種歷史轉捩點,莫德 。

文:蔡東杰

黑色星期二及其擴散

如同前面段落曾經提過的瘋狂,由於現代金融體系建立與工業革命來臨之交錯影響,年代旦短期的戰資本主義體系內部之結構性景氣循環便不斷推動著重新分配,刺激此時除了經常引發大規模戰爭並帶來某種歷史轉捩點,效應需場莫德斯基(George Modelski)更特別指出它對國際政治中「霸權轉移」現象之影響。用盡例如,美國至少因為戰爭結束停止了無謂消耗與和平帶來之樂觀期待,不正歐洲經濟秩序在一九二○年代似乎顯現漸次復甦跡象,好也不過,及時正如一九二四至一九三二年三次組閣出任法國總理的爭嗎艾禮歐(Edouard Herriot)指出,「相對美國與日本的瘋狂力量正在上升,歐洲已喪失了作為世界銀行的年代旦短期的戰角色,我們的刺激此時北美友人已經控制了從大西洋到太平洋的道路」,大戰似乎對歐洲帶來了某種不可回復的效應需場影響。

表面上由於美國因重返孤立主義而暫時收斂鋒芒,用盡以致此時看來「還是以個以歐洲為中心的世界」,根據某種估計,由於戰爭對各國地理環境帶來的嚴重傷害,加上動員所需之各種直接與間接費用,以及為打仗募集之款項,一次大戰的經濟消耗可能達到二千六百億美元,「相當於從十八世紀末到一次大戰前夕,所有歐洲國家債務總和的六點五倍」,儘管英國依舊屬於淨債權國(對其餘協約國放貸總額高於對美負債),經濟層面的「霸權轉移」仍在不知不覺中邁步前進。

至於承接新霸權角色的,無疑是崛起中的美國。

除了一九二○年經歷一段短暫經濟蕭條之外,由於戰時經濟的刺激、作為歐洲最大海外債權來源,以及參戰時間較晚使其勞動力受到衝擊有限(相較大戰不僅對歐洲帶來重大傷亡,更重要的是人力損失集中在青壯世代),加上時任財務大臣的邱吉爾在一九二五年推動英國重返「金本位」制度,這些都導致大量黃金從歐洲流至美國,讓後者迎來一陣泡沫榮景。為了要求美國放鬆銀根以便拯救歐洲經濟,英國、德國與法國代表在一九二七年連袂到訪,迫使一九一三年甫成立的美國聯準會(Federal Reserve System, Fed)調降重貼現率,結果讓大量被釋放的「熱錢」瞬間衝進具高投機性質的股市,從而埋下了大蕭條(Great Depression)的伏筆。

如同戴斯(Charles Amos Dice)在危機前夕警告,到了一九二八年春天,某種「對未來充滿夢想與無窮希望之樂觀主義」不僅藉由一股投機競賽而充斥於市場,柯立芝總統在當年底國情咨文中既以「史無前例的盛況」來描述美國經濟,更稱「目前國內情勢顯現出平靜且令人滿足的氛圍」,雖然聯準會在一九二九年二月試圖以調高重貼現率來降低熱度,顯然影響有限;例如,截至一九二六年底,美國共有一百六十家投資信託公司,但接下來三年分別增加了一百四十、一百八十六與二百六十五家,到一九二九年達七百五十一家,銷售額也從一九二七年四億暴增至一九二九年的三十億美元。

同年十月二十四日,推動金本位制並埋下這一連串動盪導火線的邱吉爾,到訪位於百老匯的紐約證交所,恰巧親自見證了大崩盤的第一步,經過數日拉鋸起伏,十月二十九日終於迎來美國股市交易史上最悲慘晦暗的一天,一般通稱「黑色星期二」;除了道瓊工業指數從二百六十點狂瀉至一九三二年最低處的四十一點,在此期間,美國的國民生產毛額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失業率則從百分之三飆升至百分之二十五(即使在羅斯福「新政」時期也從未低於百分之十五),超過一千萬人被迫流落街頭,從而為「咆哮的二○年代」(Roaring Twenties)劃上句點。

無論如何,隨著資本主義全球化,自十九世紀以來(乃至迄今為止),最初看似國內問題的金融危機卻一次又一次向外傳播,據此,重點不只是這場巨型風暴離大戰結束僅有短短十年,也不只是它發生在美國這個崛起中的潛在經濟核心,而是其迅速向外擴散帶來的結構性衝擊,正如卡爾所言,「半個歐洲已經破產,另外半個也正面臨破產的威脅」,尤其是對已受賠款拖累的德國而言。

儘管負責執行《凡爾賽和約》的賠款委員會,鑒於德國戰後經濟動蕩與馬克劇烈貶值,在一九二一年將賠償總額從兩千兩百六十億減至一千三百二十億馬克,由於德國依舊不堪負荷並引爆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一美元匯率從一九二一年的九十馬克暴升至一九二三年底的四兆兩千億馬克,只好停止付款,但法國立刻以其違約為由進佔魯爾區,從而引爆危機。事實上,透過經濟制裁減緩德國重建速度並藉此避免戰爭再度爆發,原是索取巨額賠款政策初衷之一,不料在未充分考量經濟影響的情況下,為德國帶來失控通貨膨脹及金融秩序幾乎解體的後果;且因德國原即歐洲具領導性的工業國家,一旦該國不穩,西方國家將同受其害。

為免風暴擴大,美國在一九二三年提出「道茲計劃」(Dawes Plan),目的在重組德國中央銀行,重訂付款方式並給予貸款援助,但因成效有限,美國隨即在一九二九年提出另一份「楊格計劃」(Young Plan),著重進一步減少債務總額,延長付款期限至五十八年,除了規劃翌年在瑞士成立一個國際清算銀行(BIS)作為中立執行者,協約國亦同意自萊因區撤軍表達善意;不料,前述經濟恐慌陡然爆發,受到波及的德國失業率在一九三二年狂升至百分之四十,根本不可能履行賠償,迫使美國總統胡佛在一九三一年邀請十五國參與並提出一份〈延期支付計劃〉(the Hoover Moratorium),最後在一九三二年洛桑會議後,決定免除德國九成債務。只不過,由於納粹藉此危機在一九三三年上台,終究帶來了另一歷史轉捩點。

經濟危機之政治效應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