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健三郎1998年對傳真通訊提出的問題,與他去世當下熱議的人工智慧有著奇妙互文性

  发布时间:2024-05-17 07:21:04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匡翹大江健三郎去世了,終年88歲,但關注這件事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小説家這種人,彷彿已經是上一個世代的存在了。他們一個個的死去,在死去的一刻我們被告知,然後繼續我們的現代生活。ChatGPT來了,看 。

文:匡翹

大江健三郎去世了,大江的問當下的人終年88歲,健郎但關注這件事到底有什麼意義呢?小説家這種人,年對彷彿已經是通訊提出題與上一個世代的存在了。他們一個個的去世死去,在死去的熱議一刻我們被告知,然後繼續我們的工智現代生活。

ChatGPT來了,著奇看,妙互它甚至還能創作呢。文性即使當中ChatGPT寫出的大江的問當下的人小説質素不高,但也足夠文學界對作家未來是健郎否會被取代,有了不少的年對討論。那與我們過去對人工智慧的通訊提出題與想像截然不同,因為我們曾經想像,去世在人工智慧成為主流,被取代的應該是低智能需求的工作,然而精緻的人工智慧繪圖不斷出現,而且愈來愈好,甚至還有不少用人工智慧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出版,那麼人工智慧是否藝術家們的末日?

如果是用人工智慧寫的文章,大概不會如此離題,但讓我們回到大江健三郎,也回到1998年,在一年後的1999年,Darcy DiNucci才提出Web 2.0這概念,當時網路尚未普及,而大江健三郎當時使用的最先進科技是傳真機。但他當年提出的問題,與他死去當下熱議的人工智慧,卻有著奇妙的互文性。這巧合也許可以讓我們用另一個方法,去記住這位諾貝爾文學獎的得獎者。

小説家如何被傳真拯救

1998年,日本《朝日新聞》成立120週年,當年的大江健三郎參與了《朝日新聞》舉辦的研討會,該研討會的主題是「多媒體世代的新聞業」(Journalism in the Age of Multimedia)。大江健三郎發表的文章主題是〈網路與我〉,他説到自己在1994年得到諾貝爾文學獎時,他只有一部傳統電話,由於愈來愈多人希望聯絡他,他決定為自己添購一部傳真機。

他覺得簡直是激動人心。過去只能用書信去聯絡的海外作家,突然可以用極快的速度以文字溝通。他提到自己與一名俄國作家激烈談到日本與俄國的文化,而且愈來愈激烈,幾乎有點不愉快,但最終兩人日後仍有合作。

又或者在大江健三郎的大舅伊丹十三自殺去世後,他在紐約收到後殖民理論學者薩伊德(Edward W. Said)的傳真,對大江健三郎來説,那傳真幾乎拯救了他。伊丹十三是大江健三郎的大舅,也是他最喜歡與之討論知識和藝術問題的人,大江健三郎也認為自己與伊丹十三有著完美的相互理解。 「我永遠不會忘記那天晚上我得到拯救的感覺。 我感覺就像一個溺水的人在尋找救生帶。」大江健三郎在文章中如此陳述在伊丹十三死後,他收到薩伊德傳真後的感覺。

其實在那個時間,傳真機的時代幾乎已經過去,但他還是提出,希望辦一場圓桌會議,讓國際的作家可以用傳真參與。那聽起來幾乎是可笑的。

不過,大江健三郎也理解他的「不合時宜」。他提出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傳真機年代,幾乎沒有人把傳真機的通訊出版成書?他當時在日本做過調查,結果只找到Gershom Scholem與Walter Benjamin的傳真對話出版書籍。

如果傳真都已經是這樣,在網路的世代,電郵之類的文字,應該更難出版吧。大江健三郎這樣説。而當時的網路,當然還是前影片時代,更勿論人工智慧的內容自動生成了。

有趣的是,當大江健三郎提到傳真通訊出版的想像時,他關注的是文字的風格。

所謂的風格,他再強調,那是文學意義上的,而他是以一名小説家的身份,去思考這個問題。他的論述非常迂迴,突然,他又提到,日語在國際領域上,作為一種小眾語言,雖然有可能連結世上使用這種語言的人群,但整體上,日語使用者要與世界接軌,大多都是使用英語溝通。 「這種日語使用者的英語,到底有什麼風格呢?」大江健三郎發問,這又到底怎樣影響到文學作家的風格?他提起了俄國形式主義,及其中的一個概念:陌生化(Ostranenie)。陌生化的重點之一,是放慢意義的轉換,並延長轉換的過程。大江健三郎在自己的小説中,有意識地延長意義轉換的過程,而這在網路時代,大概是不合時宜的。

然而,他又再添加論述上的轉折。他提到法國曆史學者Yves-Marie Bercé在著作《Le Chaudron et la Lancette》中提到天花疫苗的故事。時為1798年,英國醫生Edward Jenner發現天花的治療方法,然後消息傳遞歐洲。

當時的歐洲大陸處於戰爭狀況,海洋被海盜控制,道路被軍隊切斷,但不消幾年,不單大學教授知道天花的治療方法,連在執業的醫生們,也有能力和知識在製造天花的疫苗。而當時的日本,處於鎖國狀況,結果在1858年,才有診所開始診療天花,比歐洲晚了60年。

但這又與風格有何關係?

大江健三郎認為,很大程度上,內容是進行表達的中介,於是風格是明顯的。他從多角度去定義風格:誰才是有關的人?他們正在做什麼?他們嘗試告訴我們什麼?這些全部都是風格。在網路時代,雖然網路可以作為反抗的渠道,但許多時候,人們的話語其實受主流的語言及風格所影響。那就如歐威爾在《1984》中提到的新語一樣。語言風格,是影響思考的工具,有時,它甚至就是思考,或不思考的呈現。

深受魯迅的影響

大江健三郎作為一位文學家,作品風格獨特,其作品探討了人性、歷史和現實等議題,並反映了日本社會的變遷和轉型。他的作品被譽為是日本現代文學的代表之一,並獲得了國際上的廣泛關注和認可。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