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季中選秀落幕,為何各球團選擇潛力高中生,而大學好手慘遭忽視?

  发布时间:2024-05-14 15:47:4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阿樂的談天說地一年一度的中職季中選秀又落幕了,因今年受疫情影響,許多旅外好手紛紛回國投入選秀,也因疫情影響取消了測試會,創下史上最多的157人挑戰選秀,最終選秀會有37名好手雀屏中選,奔向職棒的舞 。

文:阿樂的中職擇潛中生遭忽談天說地

一年一度的中職季中選秀又落幕了,因今年受疫情影響,季中許多旅外好手紛紛回國投入選秀,選秀學好也因疫情影響取消了測試會,落幕力高創下史上最多的為何157人挑戰選秀,最終選秀會有37名好手雀屏中選,各球奔向職棒的團選舞台,延續棒球生涯。手慘視

因本次選秀會上各球團的中職擇潛中生遭忽策略考量,以至於最多到第八輪選完就放棄選秀機會,季中多達120位選手落選,選秀學好而獲選的落幕力高37位選手裡,扣除旅外歸來的為何即戰力和具有高度潛力的高中生外,大學加業餘僅11人入選,各球已形成選秀會上極大的團選生態失衡。

本篇重點為大學生所面臨的選秀會困難,並討論該如何改正,來平衡大學生在選秀會裡的評價差異。先以109學年度的大專公開聯賽四強和春季聯賽八強的大學球隊為例:大專四強的有北市大、台東大學、國立體大、台灣體大,及春聯八強的文化大學、輔仁大學,共六支球隊合計34名選手投入選秀會,最後入選的只有五位選手,其中又以大專聯賽全壘打獎曾宸佐、功勞獎許育銘,春季聯賽打擊獎蔣宗錡,為最大遺珠。

這三位選手在進入大學端後皆有入選業餘國家隊培訓,甚至是正選名單中的選手,但接連在選秀會上失利,不經令人懷疑,究竟是業餘成績不入考量,還是選高中生的趨勢過於強勢呢?

被忽略的大學球員

近年來的選秀趨勢都以高中生為主體進行選擇,但經過這幾年的磨練及培養,真正能夠上一軍甚至是站穩先發的選手少之又少,多半還是在二軍進行培養或磨練。在這個狀況下,每年球團還是選了不少高中生成為新戰力。隨著通往職業的大門看似逐漸關起,大學生們將對未來感到不知所措,甚至會覺得當初進大學磨練成了錯誤的抉擇。

有許多大學好手在高中時並不是球隊的主戰大將,比較稱得上是綠葉型的輔助球員,所以在生涯抉擇時,教練都會希望球員先到大學進行磨練。而這當中也有許多球員,在大學端將力量及技術的純熟度調整到位後,成了不可或缺的即戰力,在年齡相差不遠的情況下,比賽經驗及成熟度甚至會比高中生來得好。就好比王柏融在中職巔峰時,大家都推崇大專大物,較為成熟的選手在當時引發了一波熱潮,這是近幾年選秀會所忽略的部分。

1王柏融|Photo Credit: Gene Wang CC BY-SA 2.5

高中生的心智成熟度會是轉往職業過程裡很大的挑戰。從高壓的學生生活到完全對自己負責的職業舞台時,所要接受的挑戰又更為廣大。而在這青黃不接的過程裡,種種外在誘因又會是過往不會經歷到的,所以人們很可能會在這時迷失了自我及目標。大學端也有這樣的情況,不過提早經歷後,在面臨職業洗禮時,處理應對上會相對比高中生來得成熟。

職業舞台是很殘酷的,即便培養高潛力新秀是很重要的系統養成,但現實面上,贏球才是職業競技的目的,擁有好的即戰力,無疑對於球隊人才的運用有極大的加分效果,因此在選秀會上理應更為重視大學好手。

影響大學球員的內外在挑戰

除了選秀會上的困難外,大學球員也該重新定義自我與考量大學端的外在因素。相關賽事給予的資源、曝光度、強度等方面,都是要檢討及修正的地方。

在高中好手已先行投奔職棒的狀況下,若前往大學訓練的選手還沒有危機意識,只想在大學裡當王的話,進入職業的可能微乎其微。大學是個自由的開端,該為自己的訓練去負責,不會有教練再去做太多叮嚀,因此在心態及技術面上要有所突破。

外在因素裡,大學比賽中,賽事少是一個問題,一年四大賽其中兩個為單淘汰系列,對比職業的二軍是有明顯落差,也使得球員對於比賽的理解和經驗產生落差。該如何有效增加賽事,使球員經驗能有所提升,是需努力的方向之一。

強度上,在聯賽裡又常有實力不均的問題,以至於強度無法有效促使球員間的相互競爭進步,甚至在組別安排上,往往都會呈現抓放的現象:在面對實力較為相當的對手時,不會以最佳陣容應戰,而在面對實力略為遜色的對手時,則是以最好的陣容去面對,以確保球隊的晉級。這是大學比賽上很大的問題。

最後一個點則是曝光度與參與性。大專棒球的曝光度遠比其他大專一級賽事(如籃球)遜色。而缺乏曝光度也就使許多人不清楚大學生的能力和潛力在哪,也難以促使球探去做更多的參與和觀察,只能透過印象或小樣本數據去推斷球員的發展潛力。這會使球團手上的資料與情報較為缺乏。

當我們把問題點一個個條列出來後,要如何改革及進步是重要的問題。否則在職業選秀上,將一直出現球員組成的失衡,也會使高中生和大學生對於未來定向,產生較大的差異。做出適當的改革,是為了平衡生態發展及棒球圈的整體競爭力,也讓大環境有更多的流動機會。

更多阿樂的談天說地在運動視界的文章

  • 破繭而出的璞玉-明日之星徐若熙
  • 高處不勝寒-青棒野球的另一個面貌

本文經運動視界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責任編輯:游家權
核稿編輯:翁世航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