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蘭的史詩》:如果要替英格蘭王國選定誕生日期,886這一年大概最為理想

  发布时间:2024-05-17 14:40:30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羅伯特.圖姆斯Robert Tombs)英格蘭作為一個王國英格蘭的史詩如果說英格蘭人的身分認同最初源自宗教概念,後來則為了回應致命的外來威脅而開始具有政治意義。這個推翻此島和歐陸政治結構的外來威脅 。

文:羅伯特.圖姆斯(Robert Tombs)

英格蘭作為一個王國

英格蘭的英格英格史詩如果說英格蘭人的身分認同最初源自宗教概念,後來則為了回應致命的蘭的蘭王外來威脅而開始具有政治意義。這個推翻此島和歐陸政治結構的史詩生日外來威脅,就是果替國選概最維京人。「維京」一詞意為「海上冒險家」或「海盜」,定誕是期這肆虐歐洲數世紀的另一類武裝團體。這股新威脅源於斯堪的為理納維亞,當地軍閥透過與繁榮的英格英格卡洛林帝國和其鄰邦(包括不列顛)進行貿易而致富;這不只鞏固丹麥、挪威、蘭的蘭王瑞典的史詩生日王國地位,也誘使他們掠奪較富裕的果替國選概最南部鄰國。維京人很快就對從波羅的定誕海到黑海的每段沿海地區和可通船的河川地區構成威脅,他們尋找金錢、期這財寶、為理牛隻、英格英格男奴,更瞄準女奴以供給剛開始擴張的穆斯林世界。

維京人——英格蘭人通稱之為「丹人」(Danes)——首先把矛頭對準有錢的英格蘭教會,是以當年撰寫編年史的修士才會特別著墨於維京人的掠奪有多麼駭人。對不列顛的第一場大規模(且駭人)的入侵,發生於七九三年六月,維京人洗劫了聖地林迪斯法恩。聖地遭褻瀆的消息撼動全歐,查理曼的宮廷神學家約克的阿爾庫因(Alcuin of York)咆哮道:「聖徒的血被倒在祭壇四周……聖徒身體遭到踐踏……猶如街上糞土。」他懷疑那是神對修士自我放縱的懲罰。曾有一段時間情勢頗為平靜,只有零星的小規模劫掠,但情況到了八三○年代開始改觀,這時維京人已能動用高達百艘船隻進行集體攻擊。

維京人在晚近獲得了某種程度的平反,被說成是成功的商人。古羅馬的埃博拉庫姆成為他們的首府之一,被改名成約維克(Jorvik),即後來的約克(York)。此城從八六六年遭維京人攻占事件中復原,甚至靠著與斯堪的納維亞的貿易而繁榮起來。維京人的確熱衷貿易,但不容否認的是,他們具有「把潛在顧客分屍的傾向」。傳說維京人有種處置戰敗敵人的「血鵰」儀式——他們會從背部砍斷肋骨,拉出肺,披掛在背上,就像猩紅的羽翼。據說諾森布里亞國王艾拉(Ælla)在八六七年便是被如此處死。

維京人的襲擊使不列顛群島改頭換面。易遭暴力對待和奴役的農民因此受到甚大的衝擊,儘管大部分還是能勉強度日。更重大的衝擊反映在政治上。在某些例子裡,不列顛境內的軍閥和叛亂分子在派系鬥爭時援引維京人為盟友。維京人因此得到超乎他們自己所料的成果:先是一名侵略成性的諾爾斯貴族入主不列顛最北邊的奧克尼群島,接著維京人還在都柏林建立了一座殖民地。都柏林殖民地後來變成都柏林王國,成為對不列顛境內發動劫掠和抓人為奴的主要基地,最後更成為一個包含約克在內的維京人王國的一部分。

八五○至八五一年,一支丹人軍隊試圖在肯特過冬。八六五年,另一支「大軍」在此永久逗留。不列顛島上的四大王國中,諾森布里亞和東盎格利亞遭到維京人入主,麥西亞則慘遭瓜分。至於威塞克斯這個西撒克遜人的王國,雖然處境岌岌可危,仍是不列顛唯一完好無損的基督教王國。它於八八○年左右接管了麥西亞西部剩餘的領土,此舉代表在地理和意識形態上向創造單一英格蘭王國邁出了一步。

P52-59_圖片1Photo Credit: 衛城出版提供

威塞克斯王國倖存並擴張領土一事,與其國王阿爾弗雷德大帝(Alfred the Great)的故事密不可分。他的故事非常近似於傳說而常遭批駁,但還是經得起細究。八七一年,身材瘦小、可能還得了某種怪病的阿爾弗雷德以二十三歲之姿承繼王位,掌管該國防務,抵禦來勢洶洶的「異教徒大軍」——這支大軍由東盎格利亞的丹人國王古思魯姆(Guthrum)率領。阿爾弗雷德成功逼退對方,但他們卻於八七五年再度進逼,阿爾弗雷德不得不逃到薩默塞特的阿瑟爾尼(Athelney)沼澤。

這段故事如今已成傳說:隱姓埋名的落難國王得到一名農人收容——許多文化的故事裡都有類似情節,顯示偉大之人也是人,並非所向無敵。在這個版本的故事裡,收容阿爾弗雷德的農家要他幫忙照看正在烘焙的食物。可想而知,他一心只想著國家大事,沒把心思擺在那上面,於是把「糕餅(或麵包)烤焦了」。這則傳說直到三個世紀後才有人講述,八個世紀後才廣為流傳。至於真正見諸當時文獻記載的情節,則同樣引人入勝:阿爾弗雷德發令召集部下,相約在「塞爾伍德(Selwood)以東的艾格伯特之石」會合,結果「整個薩默塞特郡、威爾特郡的人都來相見」。

八七九年,阿爾弗雷德的軍隊終於在埃珊頓(Ethandun,即今天的埃丁頓Edington)擊敗丹人,讓丹人受洗基督教。但丹人的勢力依舊強大,統治不列顛東部的大片區域。這片地區叫「丹法區」(Danelaw),最北及於惠特靈大道(Watling Street,Watling 又名Waeclinga)。惠特靈大道是古羅馬公路,將從默西河至泰晤士河之間的地區一分為二。

牢牢割據不列顛北部與東部的丹人軍隊,每次重整旗鼓後便會捲土重來。為了反制這一威脅,威塞克斯王國付出龐大心力,將國內經濟結構、城市結構改造成一套由大型堡寨構成的防禦工事體系。這些堡寨叫作「burh」,部分由前羅馬城鎮改建,有些則是更古老的鐵器時代堡壘,或者是新闢建而成。這些堡寨包括艾克斯特(Exeter)、巴斯(Bath)、布里德波特(Bridport)、馬姆斯伯里(Malmesbury)、沙夫茨伯里(Shaftesbury)、波賈斯特(Porchester)、瓦靈福德(Wallingford)、溫徹斯特(Winchester)。堡寨之間相距不到二十英里(一天步行可至),扼住河口和津渡。當堡寨受威脅時,可駐紮有組織化的當地守軍防守,此外還有一支野戰軍(fyrd)和皇家艦隊。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