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的故事》:歌劇是時尚的玩物,不過對大眾的吸引力卻比其更長壽的音樂形式強得多

  发布时间:2024-05-17 11:53:3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愛德華・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歌劇深獲大眾所喜愛,但也極易受流行左右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比歌劇更受時下潮流左右,更轉瞬即逝。歌劇一直都是時尚的玩物,受時尚的變化操縱。哈塞Joha 。

文:愛德華・麥克杜威(Edward MacDowell)

歌劇深獲大眾所喜愛,聲音事歌尚的壽但也極易受流行左右

沒有哪一種藝術形式比歌劇更受時下潮流左右,故對大多更轉瞬即逝。劇時歌劇一直都是玩物時尚的玩物,受時尚的不過比變化操縱。哈塞(Johann Adolf Hasse,吸引形式 1699-1783)、裴高雷西(Giovanni Battista Pergolesi,力卻 1710-1736)、拉摩,更長甚至葛路克(Christoph Willibald Gluck,音樂 1714-1787)的生硬風格對今日的我們而言,就和當時的聲音事歌尚的壽假髮、帶扣等一樣怪異。故對大多我們聽帕勒斯替那的劇時彌撒曲和牧歌、拉摩和庫普蘭的玩物大鍵琴曲和巴哈的所有作品就沒有這種不協調感。

另一方面,不過比史卡拉第(Alessandro Scarlatti,吸引形式 1660-1725)、馬泰頌(Johann Matheson, 1681-1764)、波普拉(Nicola Porpora, 1686-1768)的作品讓我們呵欠連連,他們已經是褪流行的人物;即使是繼承他們衣缽的貝里尼(Vincenzo Bellini, 1801-1835)、董尼采第(Gaetano Donizetti, 1797-1848)、威爾第(Giuseppe Verdi, 1813-1901)等人,在音樂上也很快就成為了明日黃花,雖然董尼采第直到一八四五年時還在聲名巔峰。

我們現代觀眾既未見過、甚至連聽也沒聽過上個世紀有哪些歌劇,唯一認識的是《魔笛》,《唐璜》(Don Juan)也可能還略知一二。情況已經夠淒慘了,但看看十九世紀前半期的作品,會發現也是如此。斯龐提尼(Gaspare Spontini, 1774-1851)、羅西尼(Gioachino Antonio Rossini, 1792-1868)、梅耶貝爾(Giacomo Meyerbeer, 1791-1864)的大部分作品、甚至韋伯(Carl Maria von Weber, 1786-1826)的《魔彈射手》(Freischütz),如今都已是過眼雲煙,似乎不會再回到我們眼前。

即使是近期的《鄉村騎士》(Cavalleria Rusticana)也很快就慘遭淡忘。因此,法國喜歌劇(opéra comique)很早就被浪漫歌劇與輕歌劇取代。前者幾乎已經下臺一鞠躬,後者則淪落到區區鬧劇的境地。隨著歲月推移,這些歌劇形式變得愈來愈如曇花一現,微型悲劇的獨幕歌劇才不過實際盛行幾年,如今已將近絕跡。

不過這種藝術形式對大眾的吸引力,卻比其他註定更長壽的音樂形式強得多。事實上,與時代及地方的習俗與情緒密切相關的音樂,對人們的吸引力永遠局限於特定的時空背景。(順帶一提,源於民歌特殊性的音樂也是如此)

歌劇的作者是將心血結晶注入作品的偉大作曲家。這些歌劇之所以失敗,問題不出在音樂,而是出在音樂背後的理念與思緒。那個時候(1750-1800)的人讀什麼書,喜愛哪些著作呢?歌劇可能正是以這些著作為本。英國有霍勒斯.沃波爾(Horace Walpole)的《奧特蘭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與《神祕的母親》(The Mysterious Mother)等。麥考利(Thomas Babington Macaulay)指出,沃波爾的著作就像描述各色佳餚的《老饕年鑑》(Almanach des Gourmands)中的鵝肝派,是數一數二精緻的知性美食。但我認為只有不健康又雜亂無章的心智,才有可能創作出沃波爾那類文學奢侈品。

法國尚未從上個世紀空洞的形式主義中回復。貝爾納丹.狄.聖皮耶(Bernardin de St. Pierre)簡直就像殖民時代版本的史居里女勳爵(Mlle. Scudery);點燃法國大革命火花的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 1712-1778)則將《鄉村占卜師》這個蠢故事寫成膾炙人口的歌劇;葛路克如果沒有以經典作品為本作曲,就只好寫「華鐸風」了。

德國的情況好一些,因為所謂的浪漫派正開始有所進展。然而,這種浪漫主義要到後來福開(Friedrich de la Motte Fouqué)的《婀婷》(Undine)與霍夫曼(Ernst Theodor Amadeus Hoffmann)的故事集改寫成歌劇後,才對歌劇發揮影響。

歌劇似乎非得依時下的潮流著裝不可。某一年流行的超大膨膨袖一旦風潮過了,看起來就有點怪。歌劇也是一樣,在梅于爾、斯龐提尼、薩里耶利(Antonio Salieri, 1750-1825)等人的古老歌劇中,人物都穿裙撐;但不受同時期風潮囿限的器樂作品,仍擁有其有限的音樂言語所能給予的一切自由。由此可見,歌劇創作必然是時代之子;至於其他音樂,則往往只呼應著作曲家的個人思維,未必受任何時代、地點或措辭特質所限。

德國人對義大利歌劇的接納從來不及法國人。但在法國,歌劇必須使用方言,實際上非得「法國化」不可。盧利歌劇中的歌詞是由昆諾特(Philippe Quinault)和高乃依(Thomas Corneille)所寫。雖然巴黎早在一六四五年就已經從義大利引進歌劇,但這種藝術形式很快就經過修改,以適應大眾品味。即使是皮契尼(Niccolò Piccinni, 1728-1800)與葛路克,再一路到羅西尼與梅耶貝爾,外國產品中在在融入了在地的民族特色。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