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美人》:皇帝賜浴的對象絕不只楊貴妃,君恩浩蕩讓眾臣一齊開心泡溫泉

  发布时间:2024-06-12 22:30:4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孟暉貴妃出浴的盛唐氣象唐玄宗與楊貴妃,無疑是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白居易〈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兩句,則讓「貴妃出浴」成了傳統文化中最著名的形象之一。不過因為詩歌體裁的限制,詩 。

文:孟暉

貴妃出浴的千年齊開盛唐氣象

唐玄宗與楊貴妃,無疑是美人我們熟悉的歷史人物。白居易〈長恨歌〉中「春寒賜浴華清池,皇帝溫泉水滑洗凝脂」兩句,賜浴則讓「貴妃出浴」成了傳統文化中最著名的對蕩讓形象之一。不過因為詩歌體裁的象絕心泡限制,詩人沒有交代「華淸賜浴」的楊貴前因後果,很多讀者可能不太明白這件事的妃君具體背景。

「華淸池」是恩浩指華淸宮內的溫泉浴池,而華淸宮則是眾臣修築在驪山的富麗行宮。每年一入陰曆十月,溫泉唐玄宗就會率著楊貴妃等人轉移到驪山的千年齊開這一處行宮,待第二年開春天氣轉暖才重回長安。美人如果對淸代歷史有興趣就會知道,皇帝淸代皇帝與后妃每年都到圓明園避暑,賜浴快入冬時才回到紫禁城過冬,到慈禧太后時,則是改到頤和園度過夏天。

唐玄宗正好相反,春、夏、秋三季在長安的皇宮中生活,卻到驪山華淸宮過冬,大概是因為華淸宮這裡地出溫泉,冬天比其他地方更為溫暖,當然可以洗溫泉浴是最重要的原因。

隨著天子與貴妃,固然要有一大群宮人也來到這裡,另外,王公外戚、文武百官中的受寵分子都會蒙恩陪駕,等於是精簡化的小朝廷被整個挪過來。這麼多人要在驪山過冬,於是乎,當時的顯要人物紛紛在驪山腳下建起各自的「別館」,使得山麓一帶雕閣相望,華宇連綿,與半山上的皇家宮苑一同彰耀著盛唐的壯闊與浮華。

《明皇雜錄》、〈津陽門詩〉等作品中都有關於華淸宮內浴池具體形制的描述。尤為重要的是,直到北宋時,華淸宮昔日重要建築的殘基依然約略留存,相關記錄保留在宋代錢易《南部新書》中,實在是珍貴異常的資料。

據《南部新書》記錄,華淸宮的宮垣之內,共有八、九處溫泉眼。唐玄宗與楊貴妃各自占用位於最高處的兩個泉眼,在其上築就二人獨享的浴殿。唐玄宗的專用浴殿稱為「御湯」,其內的浴池長寬均達數丈之廣。楊貴妃的浴殿位於御湯的西北側,面積比御湯稍小,名曰「妃子湯」,也叫「蓮花湯」。

這兩所至尊級別的浴殿在裝飾風格上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潔白」。浴池的內外全部以瑩澈如玉的白石鋪砌,池的四周為一圈白石鋪成的平台,每一邊都設有白石的台階,一級級地逐漸降入池水,這樣,唐玄宗或楊貴妃入浴時,就可以帶著隨侍宮人順著台階從容走到池內。

池面上橫架著浮雕精美的白石梁,大約是為放置物品而設,浴池的內裡更是玉一般的白石壁、白石底,但鐫滿魚龍花鳥的浮雕紋飾,千變萬化,難以名狀,一旦池水漾動,滿池的魚紋花影隨著水波輕輕動盪,像是有了生命,正在水底潛游。

池內的噴水設備極富美感:御湯的池中部立有兩根白石柱,每根柱的頂部托起一只雕成蓮花形的白石盆,熱泉不斷從盆中心湧出,再由蓮瓣式盆緣瀉下,為浴池提供著地溫熱水。

蓮花湯的出水方法與御湯不同,乃是設在浴池的一側,由四只蓮花形石盆形成出水口,其中兩只用白石做成,兩只用紅石做成。這一紅一白相間的四只蓮盆嵌入白石池底上,也就是說,石盆的邊緣與池的底面齊平。因此,妃子湯的熱泉水是從池底不斷湧出,在水深處形成汩汩的暗流。

楊玉環與李隆基的浴殿居然瑩潔如雪,可見二人格調不俗。然而更妙的是,據《舊唐書・鄭朗傳》記載,風流天子與他的愛妃擁有一套獨一無二的「情侶裝」,這是兩件飾有金色鳥紋的彩錦袍,被他們二人作為入浴前、出浴後的「浴袍」穿在身上。散發著芳香的身體披裹一襲金輝閃爍的錦袍,在如雪如玉的背景前,被眾多宮女環繞著殷勤服侍,此時此刻,嬌如海棠的貴妃與她的君上儼然仙境中的天人。

當時,皇帝「賜浴」的對象絕不只是楊貴妃一人,還包括身分不一的各色隨駕人眾。像安祿山特別受寵,唐玄宗不僅專為他修了一座新湯池,而且,隨安祿山一起來驪山的、他手下的胡族將領們也都領受到「賜浴」之恩。看起來,在華淸賜浴一事上,唐朝天子絕對的君恩浩蕩,讓大家集體泡溫泉,一齊開心。

為此,在「御湯」、「妃子湯」之外,還建有幾十間(一說是只有十六間)各自獨立的大型浴堂,叫「長湯池」或「長湯屋」。這些室內浴池有些建在後宮的範圍內,供宮女們使用;有些分布在外廷,供外戚王公、文武大臣使用。想來,如此眾多的浴池分別對應著不同的使用對象,沿山勢次第分布,其位置規劃一定蠻複雜的,勢必分為幾組錯落分布的建築群。

御湯及妃子湯各自占用一處泉眼之外,其餘幾處泉眼便是為這些長湯池供水,為此,工匠們用石鑿的水管串連成複雜的輸水系統。這些石水管埋在地下,形成沿山勢而向下蜿蜒的暗渠,一處處溫泉水分別匯入不同的石水管,透過這一暗渠輸水系統由高向低迤邐奔流,前往各所湯池。也就是說,華淸池多達幾十間的洗浴場所完全依靠埋在地下的「暗渠」來供水與排水。〈津陽門詩〉詠道:

暖山度臘東風微,宮娃賜浴長湯池。
刻成玉蓮噴香液,溯回煙浪深逶迤。

由於泉眼位於山勢較高之處,借助水壓的作用,各個湯池裡才能形成溫泉由石蓮花中不斷噴湧的奇觀吧。最妙的是,這些石蓮花的高度也是刻意計算的,當池水灌滿時,水面就會恰好與蓮花的表面齊平,這樣的情況下,蓮花的噴水在池水表面形成的是細巧、急密的微渦與漣漪,汩汩不斷,也就是所謂「溯回煙浪深逶迤」意欲呈現的景象。

按照《明皇雜錄》等書的記述,與李、楊二人浴殿的風格相反,供臣下泡溫泉的浴池反而裝飾絢麗,極盡鏤金錯彩之能事。這些浴池全部以帶有天然花紋的瑪瑙石砌面,也在池中樹有白石蓮花噴水盆,噴湧出溫泉水。另外,池水中還立有裝飾假山,一種假山是把半透明天藍色玻璃塊堆黏成山巒的形狀,放置在浴池當中,讓玻璃的藍色與蕩動的明波互相折映。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