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誕生》:在心中住下了一個愛的人之後,你對孤獨的承受力就會變得強很多

  发布时间:2024-05-16 17:04:31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武志紅心中住下一個愛的人,完成個體化本章內容對應的是瑪格麗特.馬勒所說的分離與個體化期中的第四個亞階段,即情感客體穩定與個體化期。簡單地說,馬勒認為,人在二十四個月到三十六個月時會完成兩件很重要的 。

文:武志紅

心中住下一個愛的自的住下之後人,完成個體化

本章內容對應的誕生的人對孤獨是瑪格麗特.馬勒所說的分離與個體化期中的第四個亞階段,即情感客體穩定與個體化期。心中簡單地說,個愛馬勒認為,承受人在二十四個月到三十六個月時會完成兩件很重要的力會事——情感客體穩定性和個體化。

先來解釋一下什麼叫情感客體穩定性的強多完成。

在這個階段,自的住下之後人會把身邊最重要的誕生的人對孤獨情感寄託物件,也就是心中那個外在愛自己的人,通常是個愛媽媽,內化到心中,承受讓自己心中住下一個愛的力會人。現代育兒觀念中有一個基本共識,強多就是自的住下之後媽媽最好穩定、高品質地陪孩子到三歲,其間盡量不要有大的分離。我想,這個說法的源頭也許就是馬勒的這個理論。

在心中住下了一個愛的人之後,你對孤獨的承受力就會變得強很多。反過來說,能享受孤獨的人,不要覺得都是因為自己境界高,真相可能只是因為你運氣好,在三歲之前把愛你的人內化到了自己心中。

再來看看什麼叫個體化的完成。這是指用三年時間把外在媽媽的愛變成心中住下一個愛的人的同時,孩子的個體化過程也完成了。也就是說,他抽象意義上的自我誕生了。

「你存在,所以我存在」,這句話你或許不陌生,很多西方哲學家都做過這樣的表述。哲學家們說的「你」其實是上帝,但在母子關係中,我們也可以借用這個表述——如果孩子在三歲前得到了比較好的陪伴,在三歲時,他的內心就會同時住下「我」和「你」。這是心靈發展過程中一個里程碑式的進步。

在六個月前的共生期,孩子雖然本質上是活在「我們」之中,但他們只能感受到「我」是唯一的中心,可以說是活在一元世界中。當心中同時住下了「我」和「你」時,孩子的心靈就進入了二元世界。之後,當孩子能將父親這個「他」也當作中心,並內化到自己的心中,他的心靈就進入了三元世界。

回到個體化的過程,雖然說到了抽象意義上的自我的誕生,但過程並沒有那麼容易,太多阻礙和干擾會影響它的進程。這一章,我們就來詳細聊一聊這塊內容。

自我確認:不再過度渴望外界回應

這一節,我要講一個完整的個案,因為它非常具有代表性。我相信,對這個案例的分析和對相關心理學知識的介紹,能夠幫助你更好了解一個成年人在心理學意義上的自我確認。

有撒謊癖且容易緊張的女孩

這個個案的主人公是我的一位個案,她是個女孩,這裡稱她為M。她來找我諮商時是二十五歲,當時我發現她有兩個非常特別的地方,一個是有撒謊癖,一個是很容易緊張。

撒謊癖就是當別人問她關於她的資訊時,她永遠不會在第一時間說實話。例如,假設她月收入是一萬兩千人民幣,如果有人問,她絕不會在第一時間如實相告,哪怕是最好的朋友也不會。她要不說多一點,要不說少一點,就算跟真實收入只差一點點,她也不會說實話。當然,你可能會覺得收入屬於個人隱私,想保密是可以理解的,但她在很多其他事情上也是這樣。例如,吃了一頓飯後,別人問她花了多少錢,她也極少說實話。

這種撒謊癖不是道德問題,因為她不是為了騙取好處,更無意傷害他人。我認為,她這麼做只是為了把自己的真我隱藏起來,不讓人看到。對我,她一開始也有類似的表現。例如,關於姓名和家境,她都有所隱瞞,但之後又如實告訴我。後來據她自己說,相對於其他人,她在面對我時已經盡可能地坦誠了。

再說說她的第二個特徵——容易緊張。

我和她做一次心理諮商的時間大概是五十分鐘。在這個過程中,她會一直坐得很端正,而且每時每刻都非常緊張地關注我的一舉一動。如果我略有懈怠,或是感到疲憊、想睡、皺眉或者低頭等,她就會緊張地問:「武老師,我讓你覺得累了嗎?我剛才的表達不好嗎?我是不是說得太亂了?」通常面對這樣的現象時,我傾向於將其理解為個案對諮商師生氣了,但他們表達指責時有困難,於是把這份指責轉向了自己,所以才會問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M說,她真的從來沒有因為我的懈怠而生氣,只是覺得自己說話確實很囉唆,沒重點。

不過,對於她無時無刻都在緊張地盯著我這一點,她是沒有自知力的。對她而言,這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態,不管在哪裡都這樣。「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句詩就可以用在這裡。

「鏡映」與「無條件積極關注」

經過分析,我認為M的撒謊癖和容易緊張的問題,都可以歸因到一點上,那就是她在尋找「鏡映」。這是心理學上的一個概念,簡單來說,就是給出正向回應。

從生理學的意義上說,我們對自我身體的認知最早是從鏡子裡得來的,我們會有一個被外部照到,然後才知道我是誰的過程。同樣,心理學意義上自我確認,也需要一面鏡子,需要另一個人做為鏡子去確認、看到我們。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嬰兒需要將媽媽等主要養育者做為鏡子,從中得到自己身分的確認。

回到M的案例。說她在尋找鏡映,就是希望自己發出的每一份動力,都能從我這面鏡子裡得到積極回應,這會帶給她一種「她完全是好的」的感覺。所以說,她的緊張和對我一舉一動的關注,就是希望我能給她這種回應。當我有所懈怠時,她之所以不生氣,反而指責自己,是因為她把我當成了理想化的權威。權威這面鏡子沒有問題,如果有問題,也是因為受到了她的影響。

從職業的角度來看,我的確需要給她鏡映,或者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對她無條件積極關注。「無條件積極關注」是人本主義心理學家卡爾.羅哲斯提出的一個概念。簡單來講,這基本就等同於無條件的愛,我對你好是沒有任何附加條件的。所以,我對M的心理諮商,最初就是以支持和肯定為主,後來才逐漸開始對她進行分析。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