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黃帝》:假使蚩尤得志,中國歷史也許完全是另一回事

  发布时间:2024-06-01 12:09:5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錢穆第二章黃帝的故事前略)第二節黃帝的降生一個庸庸碌碌的人,生也好,死也好。生死除了對他自己有意義以外,對社會人羣毫無影響,歷史上更不會記到他。這樣,真叫人有死了一個螞蟻之感。一代偉人,人們回想起 。

文:錢穆

第二章 黃帝的錢穆故事

(前略)

第二節 黃帝的降生

一個庸庸碌碌的人,生也好,黃帝回事死也好。假使生死除了對他自己有意義以外,蚩尤對社會人羣毫無影響,得志歷史上更不會記到他。中國這樣,歷史真叫人有死了一個螞蟻之感。也許一代偉人,完全人們回想起來,錢穆他生死似乎都不是黃帝回事偶然。他對後人的假使影響,使人覺得他的蚩尤降生真是驚天動地,死亡真是得志山崩水竭。煊赫和寂寞是中國別人的感覺。這種感覺羼進傳說,加入了多量神話。

據說黃帝是有熊國君少典氏的兒子,母親名附寶,她有一天晚上看到繞北斗第一星,天樞起了一道電光,照耀四野,因而懷孕。二十四個月生黃帝,生的時候,紫氣滿屋。長大,身高過九尺,「河目,隆顙,日角,龍顏」。

我們想一想看:一個黑暗的晚上,只有微弱的星光閃鑠著,北斗比較明亮,忽然繞著它起一道青白的電光,四野通明,這是什麼景象?這是說他在黯淡的古史上的地位。我想還應當有霹靂一聲雷,驚醒了中國文明。精神上他與常人不同,後人覺得他形貌也應與眾有異,於是就真的與眾有異。黃帝生下來很小就會說話,有的說他還沒滿七十天。十歲就對當時情形有相當明瞭,明瞭自己的責任。長成,當然是個聰明非凡的人物。

當時偏西的姜姓部族,「刀耕火種」,繁榮已經很久,比其餘的部族強盛有力,地位較高,他的首領為各部的共主。當時神農氏的後代叫參盧,號帝榆罔,勢力漸漸衰弱,各部落紛起爭奪,裡面最強暴的是苗族,又叫「九黎之民」(他們並不是現在的苗族,這一點後人把他弄錯),首領叫蚩尤。他們散佈的區域和姜姓部族大致相同,或者還偏西南些。他們和姜姓部族雜居,免不掉血統混合,所以有的記載說他們也是炎帝之後。

蚩尤又叫阪泉氏,蚩尤這名稱,似乎是他們首領的通稱,並不專指一個人。他們的文化並不太落後,銅器似乎是他們首先用的。據說山上驟發大水,金屬鑛隨水流出,蚩尤得到它製造兵器。一個強悍好鬥的部族,又有犀利的兵器,對於當時的騷擾,可想而知;人們也把他們看成一種可怖的怪物。

後來的傳說中,他們就真成了怪物。他們似乎有許多部落,酋長都叫蚩尤,於是後來就傳說他兄弟八十一人。他們或者身上雕涅花紋和穿著奇特的衣服,於是就說他們「獸身人語」。他們戰鬥時或者用銅塊銅片保護頭部,有簡單的頭盔,於是就傳說成「銅頭鐵額」、「牛耳,鬢如劍戟,有角。與軒轅鬥,以角觝人」;等等說法,不一而足。

姜姓的炎帝起初採取和好政策,重用他們,讓他們監臨四方,他們自然侵略兼併。炎帝命他們住到東方少昊的地方,侵入了姬姓的範圍,蚩尤似乎不願意和東方強盛的部族衝突。炎帝已很微弱,蚩尤想吞併他,代為共主,在「涿鹿之阿」發生戰爭,把炎帝打得落花流水,「九隅無遺」,把炎帝的地方都佔了去。

第三節 黃帝伐蚩尤

假使蚩尤得志,中國歷史也許完全是另一回事。炎帝處置不當,覆亡逃遁。黃帝起來收拾殘局,先把炎帝的餘眾收服下來,再和蚩尤決戰,戰場是在阪泉、涿鹿兩地,後來往往認為兩地都在現在的察哈爾省南部。我們前面已講過,炎、黃活動的區域差不多限於河南省和山西省南部,他們絕不會跑到察哈爾省南部去打仗。其實這兩地都在現在的山西解縣鹽池附近,阪泉有時候寫作版泉,是流入鹽池的一個泉水。解縣西南二十五里有濁澤,一名涿澤,就是古時的涿鹿。

鹽池附近還有許多蚩尤的古蹟,他和鹽池似乎有密切的關係,或者當時已盛行食鹽。強有力的部族據鹽池為己有,利用它挾持他族,因而惹起爭奪。後來鹽池晒鹽,崇奉蚩尤神,還有種種神話說鹽水是蚩尤血,說蚩尤發怒使水不成鹽,都顯示和他定有關係。蚩尤把炎帝榆罔趕跑,自己也稱炎帝,想做共主。炎帝看到自己不是蚩尤的對手,就到黃帝那裡請他幫忙。

姜姓部族歷史很久,地域廣大,部落恐怕也很多,一旦失掉了維繫,大部分投降蚩尤,有的恐怕也聯合黃帝,有的自立自主,炎帝不能再把他們團結起來一致對付蚩尤。黃帝倒有這種力量,他開始北渡大河,穿過王屋山,先征服在蚩尤附近歸附蚩尤的姜姓部族,在「阪泉之野」經過三次大戰,才獲得勝利,剪掉蚩尤的羽翼,收服了姜姓部族,炎帝從此失掉了共主的地位。

黃帝和蚩尤的戰爭,是古時候第一個驚天地、動鬼神的大戰。後來的傳說,也真加入了天地鬼神。

雙方的陣容大概是這樣:黃帝久居東方,國力充實,基礎穩固,友邦眾多,凡被蚩尤欺侮的部族,都到這邊來求援。那時黃帝已漸漸學會農業,不是純粹的游牧部落了。蚩尤驟然強盛,侵凌弱小,人們只是無可奈何他的「銅頭鐵額」、「兵杖刀戟」。他雖慓悍強勇,武器犀利,卻未必有勝算。《周書》批評的好:「武不止者亡。昔阪泉氏用兵無已,誅戰不休,併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徙居於獨鹿,諸侯叛之,阪泉以亡」。這批評的是蚩尤,也正為千古專恃強力欺凌弱小者寫照。

黃帝並非純恃文德,武功方面自有長處。蚩尤向外擴張,黃帝早準備抵禦,據說他「教熊、羆、貔、貅、貙、虎」,「馴擾猛獸」,利用牠們作戰。驅使猛獸作戰,到王莽時還有類似的事情。或者像從前印度、緬甸、安南各國的象隊,或者他教的熊、羆、虎、豹不是真正的野獸。古人往往用猛獸的名字稱呼家畜(尤其是馬),表示雄健。他是游牧部族,驅使牛馬上戰場是很可能的。據說車也是黃帝發明的,他也利用車戰。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