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間被沖走的青春——談《瀑布》中親子角色的反轉

  发布时间:2024-05-14 15:37:47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陳姝蓉身心診所諮商心理師)看了兩次《瀑布》,劇終時心裡都有微微的酸楚和甩不掉的沉重感。那是對小靜的心疼,也是對現實難以忍受。一個才剛滿18歲的青少女,為何得要承受母親品文生病、父親另組家庭這樣令人 。

文:陳姝蓉(身心診所諮商心理師)

看了兩次《瀑布》,劇終時心裡都有微微的間被角色酸楚和甩不掉的沉重感。那是沖走春談對小靜的心疼,也是青的反對現實難以忍受。一個才剛滿18歲的瀑布青少女,為何得要承受母親品文生病、中親轉父親另組家庭這樣令人喟嘆的難堪處境?就算成人也會有種想逃的衝動吧,但劇中的間被角色小靜,卻一一承擔下來了。沖走春談

失去那個曾經能照顧自己的青的反母親

沒有人是準備好,才成為思覺失調病患的瀑布照顧者。所有人都是中親轉經歷了家人失序、混亂的行為後,才逐漸從驚慌失措中,間被角色認識思覺失調症是沖走春談怎麼一回事。

青少女再怎麼叛逆,整體生活還是接受著母親的照顧,吃母親準備的飯菜,搭母親的車上學。但當品文開始翻箱倒櫃地找根本不存在的外幣存摺和黃金,並惡狠狠地罵小靜「賤人」時,驚慌失措的小靜,可能根本不知道母親怎麼了?

剛剛咆哮的是一個陌生人嗎?清晨坐在床旁的母親,用著平淡的語氣描述著一個女人為了保護自己孩子而失速墜樓的夢境,小靜到底該怎麼想?是要為夢裡那個失去母親的孩子難過嗎?抑或得要提防現實中的母親,再次失控。

無論如何,小靜面對的真實是:原本能照顧自己的母親,不在了。取而代之的,是隨時可能受到症狀干擾的病患。那晚,躲回隔壁房間的小靜,突然從一個伶牙俐齒的青少女,變成驚恐害怕而抱著熊貓玩偶安撫自己的小女孩。

《瀑布》魏如萱劇照Photo Credit: 本地風光提供

被迫成為照顧者的那個夜晚

在品文覺得下著大雨的夜晚過後,小靜從一個孩子,變成了被通知去醫院的家屬。醫師熟練地給予衛教,告訴小靜得要看著母親規律服藥,要站在母親的角度理解她,改變彼此的相處方式,站在病房門外看著母親落淚的小靜,或許是哀悼自己失去了那成熟、有能力的母親,也或許是哀悼自己即將不復存在的青春任性。

青少女自身往往需要被父母理解與照顧,此刻小靜卻得忽略自身需求,向學校請假,放下考試,處理母親離職後沒完成的事。還要按捺著性子,聽母親講述不切實際的妄想,扮演著母親幻想中的士兵,以安頓她不安的心情。

這其實是「親職化小孩」的特徵,包括工具性的親職化──成為父母生活上的照顧者,以及情緒性的親職化──成為父母情感上的依託。

小靜努力撐起這一切,直到打掃阿姨不放心地前來探視,她才好不容易嚅囁地說出自己內心真實的擔憂:「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即使如此,她還是勉強自己像個大人一樣,向母親的公司要了一個月現金,給了阿姨薪資,償還積欠的帳單。

但青少女能有多少社會歷練?

雖然能像個大人似的去找房仲洽談,卻被看似好心的房仲大哥給欺騙;在銀行面臨要家長或律師陪同才能檢視財產的窘境,因為已經沒有大人能出面替小靜處理這些事,使她得提早闖蕩、受騙才能學到經驗,而不是看著大人處理這些事務,慢慢的學習。

外遇又再婚的父親,還能是小靜依賴的大人嗎?

親職化子女之所以得要負擔大人的責任,除了父母一方生病,離婚或另一方父/母的缺席、缺失功能,也可能導致孩子失去原本可能擁有的照顧資源。

當打掃阿姨問:你打電話給爸爸了嗎?醫師也問:上次來的那個是爸爸嗎?面對小靜,大家也都在尋找能否有另外一個大人來承擔這些事。但為何小靜不向父親求救?我覺得是她心中對父親失望又憤怒的情緒,使得她即使很需要有大人的協助,卻也不想再依賴父親。

回到母親第一次進急診的時刻,小靜在夜裡騎著腳踏車狂奔仍被擋在醫院外,終於找來父親,暫時有了依靠。卻在此刻知道父親早有另一個家,灑滿陽光、美滿又溫馨,阿姨帶小靜看著那寬敞舒適的房子,說著:「每天早上我們三個一起吃早餐」時,小靜立刻震驚地想離開,畢竟這美滿的圖像,原本該是屬於父母和自己三個人的生活啊!

如果父親沒有另一個家庭,當母親生病的時候,至少父親能面對與處理這些狀況。小靜還能和同學一起在校園裡打球、聽課,這些再平常不過的高中生生活,現在都只能嘎然而止,因為母親,只剩下自己可以依靠了。

這是父母的婚姻、父親選擇照顧另一個家和妻小,並不是她能干涉、置喙的。小靜生氣或抗議,有用嗎?母親生病後的小靜,雖然無助,如果此時接受父親的照顧,那母親知道了,會有被背叛的感受嗎?選擇回到母親身邊當個小大人,除了母親需要她,或許也想逃離讓自己難以自處、那只屬於父親的家。

在公園與父親見面的片刻,小靜終於忍不住地哭喊著:「為什麼我要承受你們的爛婚姻,為什麼是我!」這個處境,是大人的決定,卻得由小靜承擔。轉身離開前,小靜要父親保重,似乎是對心裡所愛的那個父親道別,放下對父親的留戀、與想依賴的心情,與現實中的父親劃下界線。

不要再問「你還好嗎」是品文重回母親位置的決心

品文出院後,病情逐漸好轉,對思覺失調的症狀產生病識感,描述著耳裡的幻聽,從轟隆的巨響,變成潺潺的瀑布聲。面對小靜詢問「你還好嗎?」品文回應:「我一定會好起來,跟你好好的繼續過日子」,我覺得這是導演的溫柔,讓品文重新意識到自己的母職,為了能再次照顧自己和女兒而努力。

疾病雖存在家庭中,但只要能適時地接受治療、讓各方資源進入家庭,品文仍能當一個稱職的母親。親職化的小靜也不全然只有失去,她也因為願意付出、照顧與陪伴母親、一起面對變動的情境,而修復了過去與母親劍拔弩張的關係,能更親密地相處,也得到母親的感謝。

鍾孟宏作品陽光普照、瀑布  台北限時上映Photo Credit: 本地風光提供

當小靜考完試,與同學出遊的場景,我覺得是小靜回到青少女身份的象徵,只是仍無法輕鬆地提醒母親:「有事情打電話給我」。然而導演給了品文一個重回母職的機會,等待小靜回家的品文,熬著湯時,接到了意外發生的通知電話,得知小靜和同學被洩洪的大水沖走,彷彿品文內心也受到煎熬。

有些影評認為這是品文的幻覺,但我覺得真假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品文內心知道自己仍然是個母親,能感受到自己為女兒擔心、焦躁,看到女兒平安地出現在新聞報導的影像中時,會鬆一口氣。母親的角色,也是幫助品文復原的力量,讓她知道,孩子終究是孩子,當女兒有需要時,自己也得要撐住。

青少年長大的過程,父母得要穩定自己,才能提供孩子生活照料、情感關注、以及安全的庇護。但有時父母本身所承受的壓力所導致的疾病或是問題行為,就會迫使孩子無法得到應有的照顧,而變成親職化小孩。

而父母們若能試著從品文的角度,重新思考在自己困頓的時候,還能如何維持父母職,或許有機會與孩子成為家庭中互相支持的夥伴,但在心理和生活的界線上,讓父母還是父母、孩子還能當孩子。

本文經人本教育札記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原標題: 一夜之間被沖走的青春——談「瀑布」中親子角色的反轉

延伸閱讀

  • 紐約「降落傘計畫」:結合精神病人同儕支持與開放對話,讓「帶病生活」成為可能
  • 《精神衛生法》為何修成「精神病人排除法」?倡議的路上,障礙者不需要再「相忍為運動」
  • 兒少保防線失守:為何多次通報也無法阻止孩子受虐致死或重傷?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溫偉軒
核稿編輯:翁世航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