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撲殺政策上路滿六週年之際,弊病叢生,是時候徹底檢討廢除了

  发布时间:2024-05-16 20:09:5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王泳心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根據2月22日《關鍵評論網》上,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常務理事蕭安汝所投之投書文章〈零撲殺政策上路滿六週年之際,勿讓「重啟撲殺」大開動保倒車〉,部分同意部分反對,以下 。

文:王泳心(台灣石虎保育協會理事)

根據2月22日《關鍵評論網》上,零撲路滿台灣動物保護行政監督聯盟常務理事蕭安汝所投之投書文章〈零撲殺政策上路滿六週年之際,殺政時候勿讓「重啟撲殺」大開動保倒車〉,策上叢生徹底部分同意部分反對,週年之際以下論述回應:

首先感謝動督盟也承認這六年來無法快速而有效控遊蕩動物數量,弊病那我們就來好好分析為什麼你們推的檢討政策效果不彰。先從動督盟最常扭曲的廢除定義開始好了:關於「撲殺」,台灣只有在1956-1961(民國45-50年)年間,零撲路滿在狂犬病大流行期間有撲殺遊蕩犬,殺政時候而後其他時間的策上叢生徹底那項行動稱作「通報捕捉」,即某人打電話通報某地有一群擾人的週年之際遊蕩犬,之後相關單位前往進行捕捉之後,弊病送進收容所;那種行動並不是檢討「撲殺」,而沒有被通報捕捉的廢除依然在外面繁殖。

對於遊蕩貓狗爆量問題,零撲路滿撲殺當然非唯一選項。但「零安樂死」卻是造成事態不斷惡化的選項。零安樂死造成野外遊蕩犬貓的數量不斷增加、造成收容所爆量難以再收容、造成整個系統的流動性嚴重遲緩,後端不安樂死意味著前端無法繼續捕捉遊蕩貓狗,而無法捕捉遊蕩貓狗又造成了野生動物被不斷殘殺、追車追人甚至傷人咬死人、餵食加上因餵食而聚集的貓狗產生的衛生問題如屎尿、跳蚤蚊蠅,販售愛心的動保蟑螂⋯⋯

這些問題如果要找人負責,除了當初棄養貓狗的不及格飼主以外,首要追究的就是大力倡議零安樂死的動督盟了!所以動督盟蕭理事的文章,用盡掩蓋關鍵、稀釋數據之能事,就是想要帶風向、撇清責任,把焦點轉移到動保野保之論戰上面,對嗎?

另關於TNVR「已初步抑制遊蕩動物數量成長速度」之說,節育是永久地剝奪這隻動物的生育能力,為何只能初步抑制遊蕩動物數量成長速度?再者,「已初步抑制流浪動物成長速度」之說,相關資料證據在哪裡?台灣每兩年會調查一次遊蕩犬隻的數量,零安樂死執行至今數量只有繼續上升之外,特生中心急救站及野灣野生動物醫院等野生動物救傷單位,所接收之被犬貓咬傷、咬死的野生動物數量,在這些年以異常的速度增長,何解?TNVR「已初步抑制流浪動物成長速度」顯然是無稽之談,是謊言。

德國、奧地利、瑞士、義大利等執行收容所零撲殺的國家,或者將收容所零撲殺放進未來願景的美國,想請問他們實施零撲殺的當下,野外的遊蕩貓狗數量多少?像台灣一樣可以把收容所擠爆數十倍的那樣多嗎 ?事實上,台灣收容所可收容之犬隻總量為7664隻,而根據農委會109年全國遊蕩犬隻數量調查,野外遊蕩犬有15萬5869隻,收容數量僅佔不到5%;那多蓋一些收容所可以解決問題嗎?很遺憾,台灣地狹人稠,想找一處收容所預定地,風聲傳出以後必然會被抗爭到底。

再者,目前台灣最新的收容所為台中市動物之家后里園區,這裡可以容納400隻狗、100隻貓,共500隻;今年底可能完工的屏東收容所「萌軍渡假營區」,預計可收容犬500隻,貓80隻。要蓋多少間才能滿足全台灣遊蕩貓犬的數量?杯水車薪的收容量能需要最大化,最大化的做法就是讓收容所內的無主貓狗可以「流動」,也就是收容所執行安樂死,騰出空間,才能再從野外捕捉其它遊蕩貓狗。

另,動督盟蕭理事提及2016-2021年的五年間,新北市動物之家幼犬收容數量從2099隻暴跌至536隻,根本原因只是因為收容所已經爆滿,不再願意妥善執行過往的「通報捕捉」,只想做「精準捕捉」。意即有某地產生問題的狗,必須要通報人出具相關證據指明是哪一條狗造成問題(比方咬人、吵鬧等),才願意去捕捉特定犬隻;所以是收容量能緊繃導致現場人員不願盡可能捕捉被通報的狗群,才導致入所量的下降,蕭理事的解讀顯然是偷換概念。安樂死是讓這個系統流動的必要作法。

回到這些執行收容所零安樂死或者預期要執行收容所零安樂死的國家比方德國和美國,他們是准許獵人在野外直接射殺遊蕩貓狗的;多的是遊蕩犬貓在還沒有進入收容所,就已經被射殺移除。更不用說這些國家對合法飼養寵物者課以重稅,這些稅收足以支撐整個國家的野外遊蕩動物通報、捕捉以及收容系統,請問我國有照辦嗎?所以蕭理事的論述顯然有刻意扭曲背景資料以及刻意隱瞞這些國家想要強力控制外來入侵種數量的措施和努力,非常不可取。

以下為《十二夜》電影上映前後,以及「零撲殺」法案上映前後之我國遊蕩犬數量調查:

  • 2004年:遊蕩犬數量統計17萬9460隻。
  • 2009年:遊蕩犬數量統計8萬4891隻(「零撲殺」上路之前的2004-2009年,五年來遊蕩犬數量驟降至原來的47%,請問這難道不是原本的通報捕捉後收容安樂死程序(即所謂《十二夜》做法) 做到的效果嗎?)。
  • 2013年:電影《十二夜》上映,反對安樂死聲量逐漸上升,部分縣市比方台南市於2015年已率先宣布自主執行收容所零安樂死。
  • 2015年:遊蕩犬數量統計12萬8473隻(較2009年激增了51%)。
  • 2017年:《動保法》修法,確定零撲殺方針(僅重病、傷殘等可執行安樂死)。
  • 2018年:遊蕩犬數量14萬6773隻(較2009年激增了73%、較2015年激增了14%)。
  • 2020年:遊蕩犬數量15萬5869隻(較2009年激增了84%、較2015年激增了21%、較2018年增加6%)。

所以可能會有人說,增加的速度下降,不就是代表TNVR有用?除了國際上已有多篇科學論文明白指出TNVR對於移除遊蕩貓狗的效果無濟於事以外,我國的愛爸愛媽眾多,持續的在各地餵食這些無論有沒有被絕育的遊蕩貓犬,牠們不斷的增強體力與繁殖,造成野生動物的死傷日趨嚴重,是不爭的事實。

根據特生急救站的資料顯示,貓隻攻擊野生動物從2011年2例增加到2020年13例,犬隻攻擊野生動物從14到41例;被犬隻攻擊的穿山甲,從2011年3隻增加到2020年28隻,激增約9倍;綜合各項因素,急救站處理穿山甲救傷10年來也由18隻增加到43隻,顯示犬隻咬傷的個體數增加,增加最劇烈的時間點正是零安樂死上路期間。

另,穿山甲救傷數量,遭犬咬案例數到2020年時已經佔去68%的比例(意即送了10隻穿山甲到特生急救站,裡面就有七隻是被狗咬傷的,還不包括發現的當下已經被咬死亡的個體,當然也不包括被狗咬死但沒有被人發現的屍體,因此以救傷資料來表示野生動物被貓狗攻擊的數據,還是個遠遠低估的狀況),且從2017年後就開始節節上升,而該年度正是推動零安樂死政策的起點。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