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破經濟停滯》:「制度負債」阻礙未來的無形投資,如何擺脫這困住經濟20年的折衷處境

  发布时间:2024-06-12 11:27:5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喬納森・哈斯克爾Jonathan Haskel)、史蒂安・韋斯萊克Stian Westlake)解釋經濟大失望:行為 × 環境 × 轉型的經濟只要出了大亂子,便不乏解釋成因的理論。如我們在第一章所 。

文:喬納森・哈斯克爾(Jonathan Haskel)、衝破史蒂安・韋斯萊克(Stian Westlake)

解釋經濟大失望:行為 × 環境 × 轉型的經濟濟年境經濟

只要出了大亂子,便不乏解釋成因的停滯理論。如我們在第一章所要討論的制度阻礙資何這困住經衷處,對經濟大失望(Great Economic Disappointment) 的負債解釋往往可以分成兩類:歸咎於行為的理論與歸咎於環境的理論。

行為派說法認為,未來只要我們採取更好的無的折作為,便能避免問題發生。形投左翼批評家主張我們早該以更高的擺脫稅收或更嚴格的競爭法規來取消新自由主義;右翼批評家則怪罪於企業家精神的殞落,並且哀嘆逝去的衝破「建造」文化。環境派的經濟濟年境解釋則比較宿命論。其中有些人認為我們今天面臨的停滯問題不過是長期失敗的表徵,是制度阻礙資何這困住經衷處資本主義自作自受的報應。

其他人則堅稱停滯是負債進步的必然結果,也許是未來因為歷來的成長率靠的是科技的好運氣,譬如內燃機、電氣化、電視和室內管道等等變革性的發明,而我們今天手邊可用的技術就是沒有那麼幸運。有些環境派的解釋是悲觀的,認為過去二十年代表一種新常態;其他人則樂觀一點,預期當我們找到方法提高新技術的成效,未來將有所改進。

我們對於假設人類就是變得更糟糕,或天意或技術的重大開展就是不利於我們的理論,抱持懷疑的態度。這本書要提出另外一種解釋。我們相信,經濟體正在經歷一場根本性的轉變,從一個主要為物質的經濟走向一個基於想法、知識與關係的經濟。不幸的是,大多數情況下,經濟所仰賴的制度沒能跟上腳步。我們看到的種種問題,是一個被夾在不可挽回的過去與無法實現的未來之間的經濟體所顯露的病徵。

我們在2017年出版的書《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記述了從主要為物質經濟走向基於想法、知識與關係的經濟的這場轉型,從中注意到投資轉而朝著無形資產(譬如軟體、數據、研發、設計、品牌、訓練和商業流程)而去。這種轉變已經持續四十多年。一如我們在這本新書中所指出的,這樣的變化本身便說明了經濟大失望的某些特徵,從尊嚴不平等加劇到領先企業與落後企業之間恆存的差距皆屬之。

我們在撰寫《沒有資本的資本主義》時,意識到無形資本的故事有一個完全出人意表的面向。似乎在金融危機期間,無形投資的長期成長開始放緩。再怎麼說,無形投資已經穩定成長了幾十年,所以這樣的減速根本不在意料之內,像軟體與研發這類無形投資,還有平台、網路與強勢品牌的無形效益,對企業來說只會變得愈來愈重要。無形資產豐富的公司在全世界股市的主導地位正在提升,而從個體的層面來看,無形投資的需求並沒有減少的跡象。

起初,我們以為無形投資的成長趨緩必定是全球金融危機下的暫時性後果,可是隨著更多數據出現,我們清楚看到這並非一時的衰退。如今它已經跟我們常相左右十年了,而我們相信,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釋這段期間生產力成長的下跌。

革命尚未成功

我們的主張是,這個根本問題是不適當制度(inappropriate institution)的諸多毛病之一,這在第三章將有詳細的闡述。經濟學家和外行人同樣都能普遍接受經濟活動仰賴於制度的這個觀念,這裡所講的制度也就是道格拉斯.諾思(Douglass North)所描述的「人為設計的限制,用來建構政治、經濟與社會互動」,或是阿諾.克林和尼克.舒茲(Nick Schulz)所謂經濟體的「作業系統」。

健全的制度促進交流:譬如能為經濟體帶來進步的貿易、投資與專業分工。健全的制度必須解決交流上的四個問題:確保足夠的承諾(commitment)、解決集體行動(collective-action)的問題、提供資訊(information)、限制無謂的影響力活動(influence activity)。

關鍵問題在於,由於無形資本具有不尋常的經濟屬性,為了適應它們,制度便必須有所改變。想想看,集體行動的需求增加便是一例:像基礎科學研究或職業訓練這類企業沒有意願挹注資金的無形活動,由公家機關來資助便成為更重要的經濟政策。還要考慮資訊的需求增加:資本市場與銀行體系必須有辦法借錢給那些很難用自身的資產來做貸款擔保的公司。

同時間,無謂的影響力活動也增加了:圍繞著以授予他人某些無形資產所有權的智慧財產(intellectual property, IP)權的訴訟愈來愈多;還有在無形投資看來會蓬勃發展的人口稠密地區,有關計畫與分區的毫無功用的爭論也變多了。少了適當的制度,會引發兩個問題:1. 沒有進行有價值的無形投資,導致成長變慢;2. 無形資產豐富的經濟體的潛在不利因子乏人關照。

我們可以用化學裡的催化劑來做比喻,想想何以足以讓一國無形資產增加到占GDP約15%的制度,無法支撐進一步的成長(向反對這種比喻式推理的經濟純粹主義者致歉,雖然我們注意到經濟學裡已經充斥著滿滿的比喻概念)。

酒廠和釀酒職人都知道,酵母菌會製造「酵酶」(zymase),這是一種酵素(enzyme),能催化出讓糖轉化成酒精與二氧化碳的反應。不過,只要發酵液的酒精濃度逐漸上升到超過15%,酵母菌便會死亡,再也製造不出酵酶來引發反應。酵母菌會釀出萄葡酒,但不是白蘭地;能做啤酒,但做不出威士忌。化學工程師談到更普遍的催化劑中毒現象,在這個現象裡,催化劑會因為摻有雜質或因為它們促成的反應所帶來的副作用,而導致效果變差。


  • Tag:

相关文章

  • 涨价催生抢订潮 新能源汽车一季度销量亮眼

    清明节小长假结束之前,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两个头部玩家公布了最新销量数据。4月2日,特斯拉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报告,当季特斯拉在全球累计交付超过31万辆汽车,同比增长67.7%,环比增长0.5%。4
    2024-06-12
  • 《文藝少女的矽谷進擊》: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學到,擋在渴望之前的人就是我自己

    文:王文珮Vanessa Wang)Just do it!我在美國的第一份工作學到的事在我剛到美國讀「小說創作」碩士的時候,我在英文系系辦當前台接電話、回覆學生email、處理學生文件的「櫃台小姐」。
    2024-06-12
  • 移民——這一代人最不能承受的輕

    文:迷彩服下的智子寫迷彩服下的智子Blog的人)一位有智慧的朋友快要移民了,她說:「我走後,如果在社交平台說了不中聽的話、或做了令大家討厭的事,記緊要告訴我。」人走茶涼,對這兒的熱度錯估很正常。最近看
    2024-06-12
  • 核二廠一號機提前除役,正是台電長期輕忽核廢料問題的後果

    文:謝蓓宜環境法律人協會 副秘書長)缺電之下人心惶惶,台電發電機組又是故障,又是歲修,限電危機下,總有一些人要跳出來護航核電,但在護航之前,要先正視事實,無論如何缺電,都不應該冀望老舊核電的延役,在核
    2024-06-12
  • 26米长卷写意水墨上里

    《上里古镇》局部雅安日报讯“好漂亮!这分明就是上里版的‘清明上河图’嘛!” 18日,一幅长达26米的水墨画《水墨上里》在雨城区委宣传部办公室缓缓展开,让在场的人由衷发出感叹。原来,当日四川省著名女书画
    2024-06-12
  • 你知道好萊塢與寶萊塢,那知道「奈萊塢」嗎?全球第二大的非洲電影產業

    文:陳之華2014年,素有「非洲巨人」稱號的西非大國奈及利亞,終於在1990年後,首次更新了國內生產毛額GDP)數據。睽違四分之一世紀的遲來修正案,使她一夕間爆紅並搏得新聞版面 ── 暴增近89%的總
    2024-06-12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