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路上最值得慶祝的一刻,是當你真正想通「為何而做」——專訪Plan b共同創辦人游適任Justin Yu

  发布时间:2024-05-19 01:18:58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投影片才剛刷到第三頁,Justin突然有些遲疑不決,究竟該不該繼續說下去。因為這是第一次跟國外大單位pitch ? 不,這是他第三個創業計畫了;是因為在陌生的空間裡?不,這裡是他們公司的會議室,擁有絕 。

投影片才剛刷到第三頁,Justin突然有些遲疑不決,創業究竟該不該繼續說下去。最值祝的真正專訪因為這是得慶第一次跟國外大單位pitch ? 不,這是刻當他第三個創業計畫了;是因為在陌生的空間裡?不,這裡是想通他們公司的會議室,擁有絕對的為何主場優勢。

台下滿座的同創外國人露出好奇的眼神,這個年輕小夥子想說什麼?Justin想開口,辦人卻不由得想起了昨天和夥伴們的游適激烈討論:「我們該把xxxx說出來嗎?」「他們來,不就是為了瞭解我們為什麼要這樣做嗎?」「還是先不要把核心宗旨說出來好了,如果連他們都reject我們,創業那公司根本就不用玩了,最值祝的真正專訪對吧?」

他轉頭看了看身旁的得慶張良伊,這個瘋狂計畫裡第一個答應加入的刻當共同創辦人兼摯友,良伊也正看著他,不確定那眼神是代表同意或示警的意味。但那一刻讓他下定決心豁出去,把創業初衷完完整整地傳達。「最重要的是,我們,是希望以永續發展作為做事工具,讓所有企業都能透過這樣的經營理念。⋯⋯」他只記得當燈光亮起,聯合國的訪台學者代表們,對他們紛紛投以熱烈而肯定的眼神。

從一次次經驗中學習,創業才有機會接近成功

「在那個當下,我必須讓他們了解我們的理念,即便他們可能會不同意我們的做法。」憶起那天在自己的會議室,向聯合國永續發展專家訪台團介紹自己團隊,對《Plan b》的共同創辦人游適任(Justin)而言,彷若昨日。

一身簡約打扮加上熱情笑臉,讓人難以想像不到30歲的他,19歲就和朋友一起成立了設計工作室,且在YouBike尚未普及的2009年,發起「Sharing Wheels」校園共享單車計劃,2012年更與友人成立共同工作空間「混hun」。2016年Justin帶領Plan b 成立新部門與營運CIT,並繼續透過Plan b協助來自世界各地的客戶,提供更多有趣且以永續發展作為工具的解決方案。

談到為什麼要創立Plan b,Justin說有太多的天時地利人和,但在前一個設計工作室成功被外資收購後,希望進一步藉由過去的經驗,重新定義新的做事工具與方式,並且協助客戶提出實質解決方案。Plan b,意思是備案,是不知該如何著手時的救援,「每件事情都需要一個備案,是吧!」,Justin笑說。

當然,成功並不如想像中地容易。對Justin而言,每個創業成功的背後,那些一點一滴的累積,都是有厚度的。從設計工作室磨練業務的推廣、從共享單車計畫中發掘實體廣告的潛力,並在共同工作空間「混hun」的創立中學習空間的經營。每次與夥伴們找到合作契機的那一刻,互相激發所碰撞出的火花,真的比什麼事都來得令人期待和興奮。

kirinlogo-2
Photo Credit: TNL Brand Studio

永續發展,可能是一個最適合當代的做事工具和解決方案

而透過一步步的經驗累積,讓他發現社會存在著一個更迫切需要解決的議題:數位化浪潮之後,下一個可以讓企業價值極大化的魔幻要素是什麼?答案很有可能是,那個他在會議室裡曾猶豫是否該開口,卻發自內心的想望:「永續發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D)」。

「Plan b主要是把『永續發展』作為做事工具為基礎的一間公司,我們認為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之下,會產生最合適的做事工具。像是工業革命後加上泰勒主義的發展,所以SOP成為主要工具,數位革命前後的Design Thinking,成為另一種分水嶺。而我們認為 SD(永續發展),就像是一個還沒如SOP、Design Thinking被大眾普遍瞭解,但是接下來最合適當代的做事工具。」——游適任(Justin)

從提供顧問諮詢、設計服務,到發掘以空間為主的自造產品與研究研發部門的Plan b,這個團隊的核心成員除了游適任(Justin)之外,還包括來自各領域的張良伊、張憲文、陳韻竹及30多位在國內外辦公室的夥伴。CIT計畫即為了因應都市工作空間的問題,而意外啟動的空間計畫。Plan b將閒置已久的圓山足球場空間重新改造,並將社會議題成為新的商業策略試驗在空間中。

不間斷地自問「為什麼」要創業,才是「第一次」認識自己

在無法定義工作的年代,找到人生的志業,一生懸命,幾乎是人們對於理想工作的完美定義。而能夠自己做主,開創自己的事業版圖,讓全新的理念發展為普世價值,更是許多人嚮往的。

Justin在創立Plan b之初,便將「永續發展」設定為公司目標,他也建議正在找尋創業動力和勇氣的年輕夥伴們,老生常談的四個字——「認識自己」才是最優先的事。藉由不間斷地自問一連串的「為什麼」,最後會在某一階段遇到瓶頸,而這樣的瓶頸,除了多看、多與人交流,更像是一個錨,將你的初衷給牢牢拴著,提醒自己記得回到原點來思考:你為什麼想要做這件事?

「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去做這件事?要說初衷,搞不好還是第二件事。」——游適任(Justin)

kirinlogo-3
Photo Credit: TNL Brand Studio

邁向國際,是最值得慶賀的「第一次」

「有啊!那一天很特別。」回憶起最值得和團隊們慶祝的時刻,Justin眼睛一亮,聲音頓時提高許多,表情也變得更為生動了。「我們獲得了一個向國際發聲的機會,對象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的專家代表團。人家談永續發展的單位是將永續發展當作社會題材,我們卻拿來當成商業模式的工具,這是我們在開口前遇到的第一個困難。」

然而,Justin立刻轉換另一種心態——將我們的想法說出來,不也是一種相互學習?他在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的專家代表團面前,戰戰兢兢地道出公司如何以「永續發展」實際運作的案例。「他們聽完大為讚嘆!不管在全世界或亞洲,他們沒想過可以這樣做事,而我們卻已運作的非常成功了。」Justin不諱言那一刻的肯定非常重要,也是在那一天之後,他和夥伴們才敢更大膽地對外闡述,他們將SD作為做事工具,永續發展這件事的確可以拿來作為商業運作的手段,甚至更有競爭力。

「原來,他們(聯合國代表團)也在找一個新突破,但如何利用永續發展在我們這樣的國家發展下去,是誰都必須面對且無法逃避的問題。」受到如此大的肯定之後,Justin趁勢請教聯合國代表團,我們在國際上該如何發聲?

「對方只回我,你知道為什麼(聯合國)是叫United Nations,不叫United Countries嗎?Countries是有地理性邊界的意涵,Nations則有可能是一群人坐在一起。況且,我們不是都願意來拜訪你們了嗎?做得好,別人一樣願意邀你去談判桌。」

Justin與他的團隊,對環境及社會所提出的解決方案「永續發展」,來自他們始終認為商業行為和社會議題是一體兩面的,也像是在重新定義接下來的人類生活應有的樣貌。最值得慶祝的那一刻,是與夥伴們的共同信念,真實地改變人們的生活。

那麼,如何才能成功走在創業道路上?每天和各式各樣工作團隊相處的Justin,在自己的經驗中發現,許多團隊最困擾的人脈資源,其實在CIT裡只需要一手啤酒,在一個可以輕鬆交談的遊戲間,和隔壁空間的夥伴們聊上兩句,人跟人之間的信任更容易建立起來了,甚至還激盪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有些進駐在這裡的自由工作者,在專案結束後,原以為就必須回到大公司的體制,卻意外地在這裡和其他夥伴們,踏上了事業的另一條道路。」
「當然,直覺也是重要的,但直覺來自過去的經驗以及信念。」在那個會議的當下,Justin意識到真正的自己必須大膽嘗試,而決定放手一搏。事後回想起那些過往的創業時刻,「先做吧,不浪費時間先做做看,或許就找到答案了!」放下心中的猶豫不決,先試試看吧!因為每段經驗的累積、每個確立目標的當下,都是獨一無二值得慶祝的時刻。

延伸閱讀:

  • 從菜鳥邁向專業,這幾個「獨特的時刻」正是人生的關鍵
  • 第一次決定,不管愛情或事業都要毛遂自薦:專訪激勵達人鄭匡宇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