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文課本中的正能量:重新思考〈母親的教誨〉、〈紙船印象〉與〈背影〉

  发布时间:2024-05-17 02:04:45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楊竣皓中學教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研究生)不少人的成長過程中,都曾讀過胡適〈母親的教誨〉、朱自清〈背影〉、洪醒夫〈紙船印象〉……等充滿著正向情感的文本。 。

文:楊竣皓(中學教師 ,國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碩士,課本考母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研究生)

不少人的中的正能紙船成長過程中,都曾讀過胡適〈母親的量重教誨〉、朱自清〈背影〉、新思洪醒夫〈紙船印象〉……等充滿著正向情感的教誨文本。

最近在課堂中,印象與背影有幸能陪伴孩子們一同閱讀、國文學習了上述幾篇文本,課本考母又因近日大抵將課程進度講述、中的正能紙船教授完畢,量重故能靜下心來帶領孩子們仔細回顧文本。新思

然而,教誨在重新閱覽文本時,印象與背影心裡不禁興起了幾個念頭。國文究竟是怎樣的人,才能感受到正向的情感(如:父愛與母愛)?另外,懂得體會與回應正向的情感,對於生命而言,又有著什麼樣的裨益?因此,希望藉由對文本進一步的理解與詮釋,以找尋出可資當代社會借鏡之正向精神資糧。

〈母親的教誨〉: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在胡適〈母親的教誨〉一文中,可以看見由於家庭背景緣故,使得胡適的母親同時扮演「慈母」與「嚴父」的角色。

文中提到,幼年時期的胡適,每當行為舉止不得體時,總會招來母親的嚴厲訓導與管教。但是,在胡適心中,母親不僅有著嚴格的一面,同時也有著溫柔的一面,他曾提到:「我跪者哭,用手擦眼淚,不知擦進了什麼黴菌;後來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醫來醫去,總醫不好。我母親心裡又悔又急,聽說眼翳可以用舌頭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真用舌頭舔我的病眼。這是我的嚴師,我的慈母。」

在這短短的幾行文字中,可感受到,為人父母者對子女的關愛與疼惜。

除此之外,也可見到,對於母親所給予的正向情感,胡適不僅有所接受與察覺,對於母親的種種作為,其更抱持著感恩之情。他表示:「在這廣漠的人海裡,獨自混了二十多年,沒有一個人管束過我。如果我學得了一絲一毫好脾氣,如果我學得了一點點待人接物的和氣,如果我能寬恕人,體諒人——我都得感謝我的慈母。」

〈母親的教誨〉儘管在過去的時空背景下,母親對於子女多半施以嚴格的管教,但對於胡適而言,並不因此而埋怨母親,相反地,其在長大成人後,反思過往所受的種種關愛,並由衷地感恩母親的教誨。這發自內心的感恩,除了蘊含著他「不忘本」的品德,更成為他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指引。

Hu_Shih_1917Photo Credit: Public Domain
胡適

〈紙船印象〉:卯足全力給子女最好、最棒的紙船

同為感念母愛的文章,近代鄉土文學作家洪醒夫,更是將母親對他的愛傳遞、延續至子女身上。

其在〈紙船印象〉中曾提到:「盼望自己能以母親的心情,為子女摺出一艘未必漂亮但卻堅強的、禁得住風雨的船,如此,便不致愧對紙船了。」對他而言,孩提時期拿來玩耍、嬉戲的紙船,不僅為他窮困的生活增添了歡樂,也將一段無憂無慮的自在時光烙印在記憶深處。

一艘艘平凡無奇的紙船,除了乘載著他童年時天真爛漫的喜悅,也乘載著母親對子女的慈愛。他表示:「這些紙船都是有感情的,因為它們大都出自母親的巧思和那雙粗糙不堪、結著厚繭的手。母親摺船給孩子,讓孩子在雨天裡也有笑聲,這種美麗的感情要到年事稍長後才能體會出來,也許那雨一下就是十天半月,農作物都有被淋壞、被淹死的可能,母親心裡正掛記這些事,煩亂憂愁不堪,但她仍然平靜和氣的為孩子摺船,摺成比別的孩子所擁有的還要漂亮的紙船,好讓孩子高興。」

透過這段文字可以看見,由於家境貧困的緣故,母親除了得從事勞動工作,心裡還得惦記著農事、家事。儘管母親心中背負著沉重的壓力,但她仍盡力為子女的童年營造出快樂的氛圍,並卯足全力給子女最好、最棒的紙船,也因此,每一艘紙船上,都有著濃郁、真摯的情感與對子女無盡的愛。

對於洪醒夫而言,其確確實實地感受到母親對子女的疼愛,因此,當他成年後回憶起此事時,非但感恩母親曾為他所付出的一切,更希冀自己能將內心深處的感動與感謝延伸至子女身上,而人性中「善」的循環即在此呈現。

1_ZxgpkEt4RqyHDqJ4ukyLwQPhoto Credit: 臺中作家典藏館
洪醒夫

〈背影〉:面對背影時,才無阻礙地感受接納

除上述二篇感念母愛的文章,朱自清的〈背影〉也流露出其對親人的感激之心,其中,父子二人於浦口車站分別時的情景,更是令廣大讀者印象深刻。文中的父親,雖因失業、家中遭逢喪事而呈現出悲涼、慘澹的一面,但他與兒子分離時所展現出的父愛,為離別的過程增添了不少溫暖的色彩。

在文章中,朱自清雖曾表現出對父親的不滿與嘲諷,但透過他看見父親的舉止後所流下的淚水可見,其不僅接納了父親對他的慈愛,更於內心深處對父親之所為充滿著深深感謝。對此,鄭明娳教授曾指出:「〈背影〉這題目就有豐富的主題含義:人子在父親面前往往排斥關懷、愛心,卻常常在父親背後——面對背影時,才無阻礙地感受接納。」[註]

經由對上述三篇文章的討論與理解,可以知曉,當一個人能時時刻刻心懷感恩,自然得以察覺到其所感受到的正向情感,並將之銘記於心,此正如南北朝時期文學家庾信所言:「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此外,一個懂得感恩一切、感激他人者,將能擁有正面的情感與想法,進而能將正向情感傳遞給更多的人,如此,這世界的整體氛圍或能更和睦、更美好。

註解

  • 見鄭明娳撰:《現代小品》(台北:五南文化,2004年3月),頁52。

延伸閱讀

  • 討論「要不要教文言文」之前,你可曾發現課本上都沒有「負面」的詩詞歌賦?
  • 新課綱下的國文教學:你覺得國文老師應該要給予學生什麼才對?
  • 《我走過的路:余英時訪談錄》:胡適也幫助過彭明敏?在提攜後進方面,他是不遺餘力的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責任編輯:丁肇九
核稿編輯:翁世航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