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我們不再逃避煩惱》:學習接受生命的不完美,你就能無怨無悔地領會「苦」的真諦

  发布时间:2024-05-19 05:04:59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安東尼雅.麥卡洛Antonia Macaro)壓力Stress)不要把任何壓力都當成是合理的,或是欺騙自己,認為難度不高。不願承認自己的脆弱,就長遠來 。

文:朱立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這次再逃安東尼雅.麥卡洛(Antonia Macaro)

壓力(Stress)

不要把任何壓力都當成是們不命的美合理的,或是避煩不完欺騙自己,認為難度不高。惱學不願承認自己的習接脆弱,就長遠來說不會有任何幫助。受生

談到壓力排行榜,無怨無悔喪慟、地領的真諦離婚、會苦搬家、這次再逃病重、們不命的美失業等人生大事,避煩不完都榜上有名,惱學緊追在後的習接還有截稿日、鄰居間的受生口角以及超出負荷的工作量。

日常生活充滿壓力,可是壓力的概念卻相當模糊,反而讓人摸不著頭緒。停下腳步問自己,「受到很大壓力」究竟是什麼意思?再者,「無法解決的難題」以及「對生活有所不滿」,這兩者又有什麼區別?

搞不清楚箇中差別也是正常的,畢竟壓力的意義改變了許多次。「壓力」起初是物理學上的概念,後來詞義轉變,被用來指涉動物或人類的行為。如今,「壓力」具備各式各樣的用途,可以描述外在的威脅、令人手足無措或招架不住的經驗、戰或逃的身心反應以及後續引發的健康問題。

不妨退一步思索壓力最原始的物理學意義。當物體產生阻力、以抵抗外部力量施加的作用力時,就會產生壓力。一旦壓力超過物體的耐受度,它就會受損。

人們談到壓力時,往往帶有物理學上的隱喻,「大到喘不過氣來」、「快爆表了」、「處在崩潰邊緣」。然而,這種說法不是很準確,彷彿在說,有些事情不可能有解決辦法,而你只能被動地面對,如承受外力或物體重壓一樣。

在《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Metaphors We Live By)中,語言學家雷可夫(George Lakoff)和馬克.詹森(Mark Johnson)認為,我們的思考方式大多帶有譬喻的性質。他們解釋道:「透過譬喻,我們會聚焦在某個概念的單一面向。有些跟該譬喻不符合的面向,我們就會忽視。」

舉例來說,在激烈爭辯中,我們會攻擊對手的論點並捍衛自己的觀點,而忽略雙方看法的交集處。同樣的道理,遭受壓力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像物體一樣,受到外力施壓。這種想法只會加強我們的被動性,並間接地減弱應變能力。

就客觀上來看,沒有一件事物本質上帶有壓力,就連搬家也是。我們又不是報廢的汽車,只能單方面接收壓碎機的作用力。壓力都是來自於你的主觀想法以及對外力的詮釋。換句話說,某件事的壓力程度大多取決於你如何理解它。正因如此,物理學家在解釋壓力時,除了指出外部刺激以及物體反應的力道,也會探究兩者的力量差多少。由此可見,威脅與應對能力若極度不對稱,就會造成壓力。

既然我們有空間去改變自己的觀點和反應,那就可以試著把威脅看成挑戰,碰上壓力大的情況時,就當作有問題等著要去解決。你擁有的應變力比你想像的還要強大,只要妥善應用,就能改變當下的處境。

不過,我們還是有幾點要提醒。首先,不要把任何壓力都當成是合理的,或是欺騙自己,認為難度不高、一個人可以應付。不願承認自己的脆弱,就長遠來說不會有任何幫助。第二,人生的確有些問題極具挑戰性,只有非常聰明或冷靜的人才能克服難關。

務實一點吧,生命會不時發出挑戰,令人感到壓力重重。無論你想怎麼面對,可以肯定的是,換個角度看問題,絕對有益於改變現況。

延伸閱讀

  • 雷可夫、詹森,《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1980)

苦難(Suffering)

苦是生命的一部分,遇到困難時就當作磨練,以成就更好的自己。

叔本華說過:「年少時,面對各種生命課題,我們總是端正坐好,猶如戲台下凝視著布幕的孩童,既開心又緊張,對於即將登場的戲碼充滿期待。慶幸的是,我們對於步步進逼的現實問題一無所知。」在人生路上,勞碌、紛爭、病弱、年老與死亡,正等著你我去面對。

叔本華的人生哲學深受印度宗教所影響,尤其是以受苦為核心精神的佛教。佛陀說:「弟子且聽,人生真諦即為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是苦、愛別離是苦、所求不得亦是苦。」

「苦」(dukkha)是巴利文,意思是「折磨」,翻譯成「不滿足」則更為貼切。佛陀一針見血地指出,人們總是處在某種痛苦中。萬事萬物恆常變化且終將消逝,因此,再有趣的事物也無法帶給眾生永久的滿足。

確實沒錯,受苦是生命無法逃避的事實,肉體會老去、生病然後消逝。在生活中,我們要不斷面對自己討厭的事物,還會因失去寶貴的事物而感到悔恨。毋庸置疑的是,人生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失落、失望與疾病中度過,令人苦惱不已。

南非哲學家班奈特認為:「折磨和無趣不斷襲來,我們得一直抵抗。可惜的是,我們無法徹底打敗它們。缺憾無孔不入,生命充斥了各種令人不滿意的事物。就算等到心滿意足的時刻,內心的不滿還是在蠢蠢欲動。我們終究擺脫不掉痛苦與掙扎。」

那麼,領悟了苦的真諦之後,下一步該怎麼辦?佛陀與叔本華的建議是,放下欲望、不要試著滿足它們。不在乎世間的名利榮辱,就可以少受一點苦。

然而,世上還有許多事情,能為生命注入意義與樂趣,大刀斬斷一切,未免太強人所難。有個境界比較能達成:學習接受生命的不完美,並且懷抱熱情地投入你身處的環境。最終,你就能無怨無悔地領會苦的真諦。

叔本華樂觀地說,儘管生命充滿苦難,多多欣賞藝術、音樂,並走進大自然,就可以體會到生命的美好。意志在這些時刻會停止掙扎,全心全意享受眼前的美好,雖然這樣的快樂轉瞬即逝。

尼采以截然不同的角度看待苦難。他認為,既然逃不過,那就當成砥礪自己的機會。他強調:「審視他人的生命歷程,看看那些成果斐然的人物與卓越的民族,並且問自己:倘若沒有壞天氣與暴風雨的摧殘,大樹能否長成傲人的高度?仇恨、嫉妒、固執、懷疑、艱苦、貪婪與暴力,這些負面因素會使生命變得黑暗。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