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璧名《莊子,從心開始——完結篇》(上):一個人為什麼能做到「相忘以生,無所終窮」?

  发布时间:2024-05-06 18:03:42   作者:玩站小弟   我要评论
文:蔡璧名孰能相與於無相與:誰能沒給我有形的東西,卻已經給了我整個世界在進入下一段之前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一個人空手而來,卻能夠帶給朋友幸福?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在餐桌上聽到父親這麼說:「 。

文:蔡璧名

孰能相與於無相與:誰能沒給我有形的東西,卻已經給了我整個世界

在進入下一段之前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有沒有可能一個人空手而來,蔡璧從心卻能夠帶給朋友幸福?我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在餐桌上聽到父親這麼說:「希望有一天能夠空著手到一個人家就能帶給別人幸福。名莊麼」那時候的開始我還只是個常會靠在家門口、坐在小板凳上,完結為等著出差的篇上父親帶禮物回來的年齡,所以完全沒辦法懂得什麼叫做「空著手就能帶給別人的個人幸福」。多年後,相忘我教《莊子》,生無所終想著是不是就像莊子可以透過這本書,穿越千年帶給你我的蔡璧從心幸福。

子桑戶、名莊麼孟子反、開始子琴張三人相與友,完結為曰:「孰能相與於无相與,篇上相為於无相為?孰能登天遊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无所終窮?」三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莫然有閒,而子桑戶死,未葬。孔子聞之,使子貢往待(侍)事焉。或編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嗟來桑戶乎!嗟來桑戶乎!而已反其真,而我猶為人猗!」子貢趨而進曰:「敢問臨尸而歌,禮乎?」二人相視而笑,曰:「是惡知禮意!」子貢反,以告孔子,曰:「彼何人者邪?脩行无有,而外其形骸,臨尸而歌,顏色不變,无以命之,彼何人者邪?」孔子曰:「彼,遊方之外者也;而丘,遊方之內者也。外內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弔之,丘則陋矣!彼方且與造物者為人,而遊乎天地之一氣。彼以生為附贅縣疣,以死為決 潰癕,夫若然者,又惡知死生先後之所在!假於異物,託於同體。忘其肝膽,遺其耳目,反覆終始,不知端倪。芒然彷徨乎塵垢之外,逍遙乎无為之業,彼又惡能憒憒然為世俗之禮,以觀眾人之耳目哉!」

大家可以想想自己活到今天,是怎麼樣結交到好朋友的,彼此又是因為什麼原因成為好友?什麼樣的交情會對你的生活與生命發生比較深刻的影響?什麼樣的友誼能延續比較長的時間?一邊思考這些問題,我們一邊往下看。

「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三人相與友」,這裡的「與」的意思可以解釋作贊成,像《論語.先進》說過的:「夫子喟然歎曰:『吾與點也。』」的「與」,就是贊成的意思。朋友之間蠻認同彼此,在社交軟體上也會彼此按讚。這個「與」還有第二個意思是「給予」、「贈予」,就好像《老子.七十九章》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朋友之間可能會互相給予祝福,契近的朋友間可能還會互送禮物。而「與」的第三層意思是「親近」,「諸侯以禮相與」(《禮記.禮運》),透過禮節掌握人與人之間的分際,互相親近。贊同彼此、給予彼此、親近彼此,這不就是朋友的定義嗎?所以「相與」這兩個字可以直接解釋成「結交」。

我覺得這個段落特別有意思的是,談的是互相結交的朋友之間的相互給予。我想世界上最美好的給予不會是單向的,而是互相的——你的生命能滋養對方,對方的生命也能滋養你。重點是「於无相與」,誰能給予,卻不是透過有形的物質給予?各位想過嗎?人活在世上,能送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到底是什麼?還有生命中到底什麼是朋友送給你的最珍貴的禮物?

各位一定都曾經收過比較貴重的禮物,有一種無與倫比的貴重,你感受到的是朋友無與倫比的重視。有一回我一個要好的閨蜜告訴我,她在情人節那天收到九十九朵玫瑰。她向來是一個不喜歡插截斷根土之花的人,也不喜歡別人花錢給自己買無用禮物,可那是她第一次體會到收到超大束玫瑰花的感動。不是在意那九十九朵玫瑰花開得燦爛或含苞之美,而是想到情人節的九十九朵玫瑰要價五千元台幣,她感受到這特別貴重的心意了。或者今天收到的禮物深得你心,你也會覺得他怎麼能送一個讓我這麼感動、驚喜、喜愛的禮物呢?這時候你會感覺這個人是懂我的,至少懂我喜歡什麼。

當然也許你會說,其實能送給朋友最珍貴的禮物是陪伴,用生命中無價的光陰來陪伴另一個人。所謂「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所有的光陰都是一去不復返的,所以如果有人願意把生命的時光陪你度過,那是一份無可取代的禮物。而我也曾經覺得一個人能送給朋友最珍貴的禮物,應該就是綺麗的回憶,因為能贈予對方一段生命中的大好時光。

但如果今天朋友要送給你的禮物是因為他的出現,讓你能走向莊子認為更理想的境界,這豈不是更顯珍貴嗎?比方說〈逍遙遊〉的「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遊無窮」,或者〈大宗師〉的「登天遊霧,無所終窮」,讓你在有生之年,不管是順境逆境、成功失敗,都能逍遙、輕鬆、快活地活下去。我們就來看看子桑戶、孟子反、子琴張,這三位莊子之徒結交為友,彼此相贈的最珍貴的禮物究竟是什麼?

莊子說:「孰能相與無相與?」誰能給予,可是不是透過有形的物質給予?當你去檢視生命中的情感,可能會發覺:「這人當初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幫了我一個大忙。」這個忙可能是很具體的事件,可莊子這邊強調的給予卻是無形的。《老子》講過一句話:「將欲奪之,必固與之」,「必固」是已然之詞,「將欲」是將然之詞。意思是因為今天給你,我明天才能奪走。聽起來好可怕,但《老子》其實是提醒我們:「當你得到的時候,就要做好失去的準備。」等於在告訴我們失去不過是必然,明白這個道理的人就不會陷溺在得到的歡喜,也不會在失去時痛苦到無法自拔。而《莊子》則說有一種給予,不是有形的物質給予,卻能是永遠奪不走的,那到底是什麼呢?

我曾有一位忘年之交,一個本來在台大讀化工系,後來轉到中山大學念醫學系的女孩。我倆的緣分在命盤裡一定看不出來,她雖然沒有給我什麼實質的幫助,可是我知道她幫了我非常多。在與她互動的過程中,以及她閱讀我的作品給予意見的時候,那種精神上的交流帶來的啟發對我影響很大。生命中有一種給予不是那麼現實、不是物質或實質的,可是你回頭看自己的心情體況,會覺得對方好像對你產生蠻大的影響。

回到《莊子》文本裡,這種「相與於无相與」的朋友們,都「以无為首,以生為脊,以死為尻」,認為「死生存亡之一體」,懷抱著同樣生命觀、同樣價值觀的他們因此是可以提升彼此德性的朋友。像這樣的人他們之間的饋贈,應該就是會覺得:認識彼此後,對自己心身的精進真的助益很多,於是很感謝這樣的緣分。這種給予就不是物質的,而是無形的、無法被奪走的。

舉一個很容易理解的例子,就是《莊子》和你我的關係。莊子送給我們的禮物,不就是我們正在讀的這本書嗎?可是這個禮物你是不是真的收得下來呢?很多年前,我和一位我父親曾教過他太極拳的大哥說:「我覺得太極拳是老師(我父親)送給我們,很珍貴的禮物。可是如果你不鍊,就像一件衣服永遠放在衣櫃裡,你不穿,它永遠不是你的。」透過鍊功去改變自己精神氣血的狀態,像這樣一種擁有、這樣一種收穫,是別人拿不走的。同樣地,我們透過閱讀,讓《莊子》在我們生命中起的作用、發生的變化,是得到以後只要你願意實踐操持,就不會再失去的。所以人與人之間,的確存在這樣提升彼此生命的情誼、這樣無形的給予。


  • Tag: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